記全國政協委員、宋江武校校長樊慶斌
如果你關注中央臺體育頻道的欄目,你一定看到過奪得16屆亞運會首金的袁曉超,他是鄆城宋江武校輸送的學生。如果每次比賽你都看,你還會發現他在15屆亞運會和2008北京奧運會特設項目長拳表演中,這個袁曉超都是金牌得主。再往前的14屆亞運會上,奪得冠軍的袁新東是他親叔。袁新東,康永剛、李海明等在曾在14屆亞運會上都奪得桂冠,他們都來自宋江武校。河南電視臺“武林風”欄目中的王洪祥,曾對陣29位選手,至今保持全勝戰績 ,被譽為“中華英雄”,他也在宋江武校學習六年!
你會為這個武校培養出這多人才叫好。肯定還想問個為什么。
這就不能不說到這個學校的校長樊慶斌,一個腳踏實地的開拓者。
樊慶斌出生在水滸文化積淀深厚的鄆城,自由酷愛武術,多次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前幾年中央電視臺曾播放過《高手——樊慶斌》的紀實片,那中多處顯示出他的武功。八十年代中期,在武術熱的大潮中,樊慶斌和師弟劉國慶創建了文武結合的宋江武校。25年來,宋江武校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在國際和全國很有成就的武術體育人才。現在,他的學校已由一個普通的民辦學校發展成為一所設有從小學到高中、擁有學生3000多人、固定資產近二億多元聞名遐邇的學校。
樊慶斌用激情編織燦爛,用心血澆鑄輝煌的。所以,他的武校得到迅猛發展。
25年來,宋江武校文武兩科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向國家隊、省專業隊、北京體育大學等院校輸送學員 3800 多名,進入國家武英級和運動健將行列的百余名,學校為各武術館校培養教練員千余名,為各大企業培養保安人員4000多名,先后有30000多名文武兼備的人才從這里走向社會。在國際、全國及省級重大比賽中,獲獎牌 1360多枚。在山東省“希望杯”散打錦標賽中,宋江武校連續8次奪取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雙第一;武術套路、拳擊、跆拳道在省錦標賽中,也多次獲取聯冠佳績。去年的全國散打俱樂部爭霸賽,宋江武校組織兩隊出賽,“宋江武校俱樂部”獲團體總分第一名,“水滸酒業俱樂部”獲團體總分第三名。“宋江武校俱樂部”的楊曉靖力挫群雄,爭得全國“武狀元”。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400名學生參加了開幕式,成功地演出了《地球奔跑》和《人體鳥巢》,受到全國和世界人民的喝彩。宋江武校的狗娃藝術團名聞遐邇,十余年來,相繼參加了國家級慶典演出百余次,每次均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國內外觀眾的贊譽。近四年來,武校僅升入北京體育大學就達百余名,四年升入本科500名的消息在省市報紙上都有刊載。突出的文武成績,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在全國武術20年大評比中,樊慶斌的武校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武術名校”,并列為榜首。
樊慶斌是一個干大事干實事的人,除了辦好武校,近幾年,他把開拓的目光又聚焦在水滸文化旅游這塊幾近荒廢的土地上。
那還是在上世紀末,他在參加住魯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赴西部考察時,看到晉陜交界處的小鄉村一處處古民居,油漆斑駁的厚重大門,形神兼備的石雕、木雕、磚雕工藝,精美絕倫的匾額,栩栩如生的耕織漁樵、仕學孝悌圖等,這場景仿佛把人們帶進悠遠時光的隧道……但由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這些匯集了中華民族建筑藝術精華卻任憑風雨剝蝕,在野外自生自滅。當時,他就萌生了建一處水滸文化城的想法。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趕到山西、云南、浙江等省邊遠山村,對一些瀕臨毀滅的古建筑拍照、編號,整體收購,然后原汁原味地搬遷到他的鄆城,集中搶救復原。談何容易!有一次,在山西一個偏遠的鄉村搬遷一個清代四合院,突然暴雪襲來,樊慶斌們被困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躲在駕駛室內,靠吃雪和啃方便面等了七天七夜,直到寒風把路面凍實,才小心翼翼地把車開下山來。
依山傍水有廟宇建景區易,白手起家平地掘堌堆建景觀就難了。經過幾年的努力,樊慶斌脫了幾層皮,掉了多少肉,自己也記不清,但一座座凸顯明清風格的古建筑出現了。在這個水滸文化城里,既有彰顯江南水鄉空靈純凈、綠水迢迢的人文自然環境的江浙建筑,也有粗獷豪放、雄偉壯觀的晉陜風格的北方建筑,還有雖無官宦商賈之氣、但恪守傳家古訓數代同堂其樂融融氣息的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這些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古建筑與鄆城當地水滸文化有機融合,與宋江武校的演武館、狗娃大劇場、水滸英雄雕塑等景觀結合,走出了一條武術和水滸文化、水滸旅游相結合、單項投入多項產出的路子。現在,水滸文化城一二期工程已經告峻,游客絡繹不絕。
樊慶斌還對宋江湖濕地斥資開發。這個工程從2004年開始,欲將把宋江湖建成一個集武術博物館、文藝表演場所、游覽景區于一體,成了一個多功能、多層次的觀光休閑和旅游景區。這一景區以武術教學、表演為基礎,開發旅游產品,突出水滸文化和武術、健身等特點,集宋江武校的武術教學和武術交流、狗娃藝術團精彩的武術舞蹈表演和水滸文化風情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面積850多畝,是魯西南的魅力景點。
樊慶斌同志已是個政協老委員了。從1988年當縣政協常委、到1994年的省政協委員、再到1998年至今的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算起來已經23年。在當委員的這些年中,他腳踏實地地履行委員職能,積極撰寫提案。僅上年度的全國政協會議上,他提出七件提案,是當年提提案最多的。他提出的《關于實現文化產業發展新突破的提案》,被選為本次會議的優秀提案,選錄在《把握人民的意愿》一書中,中共中央宣傳部特別加了按語,給予了充分地肯定,使落實單位更加重視。
為發展農村體育教育,樊慶斌曾多次寫過提案和口頭發言。去年九月,《人民日報》在“議政建言”欄目中發表了他的以《發展農村體育教育》為題目的文章。文章中特別指出: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從長遠看首先要抓住農村青少年,而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正是重要環節及途徑,而目前農村中小學體育是薄弱環節,師資力量匱乏,場地器材嚴重缺乏,資金投入不足,大大制約著農村體育的發展。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覺得文章深刻有見地,是為農村加強體育教育的吶喊。
在“法輪功”還未顯露其危害的1999年,樊慶斌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關于盡快出臺氣功醫療管理辦法的提案》。當法輪功顯現出邪惡反動面目時,他又多次寫批判揭發的文章,并屢屢見報。我國申辦奧運會成功不久,他與張發強等委員聯名提出的《建議把中華武術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提案》,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中國體育報》、《中華武術》等媒體作了深度報道。這份提案被確定為當年體育界10件重點提案之一。為了落實這份提案,他的學校師生們對武術教學精益求精,在每年的全省武術、散打錦標賽中,成績均遙遙領先,在全國散打俱樂部爭霸賽中,他們的楊曉靖奪得全國武狀元。他們輸送的學生袁曉超在奧運特設項目長拳中奪得金牌,在十五屆、十六屆亞運上均是金牌得主。
樊慶斌同志歷任政協委員的23年間,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當某地區有災難之時,他總是率先垂范,在師生中發起捐贈賑災活動。他先后為希望工程和賑濟災區捐款250余萬元,收容孤苦兒童就學276 人,免收學費190萬余元,安排社會就業500余人。憑實力,宋江武校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奪得金牌1360枚,大小獎杯200多尊。
1999年9月,在全國政協委員赴新疆考察時,樊慶斌看到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相對落后的狀況,他本著關懷西部開發,促進民族團結的指導思想,主動接納部分喀什地區維族孤兒來武校就學,每年3—5人,現喀什地區四批14名孤兒正在宋江武校免費接受全面教育(學校每生每年要投入萬余元,已付出二百余萬元。
因成績突出,樊慶斌同志被授予山東省最具影響力人物獎、齊魯光彩事業獎章、山東省優秀建設者獎章、山東省水滸文化事業貢獻獎、首屆中華武術國際論壇成就獎、全國體育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齊魯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勞動模范等等,并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家。他的事跡載入《中國百所名校校長大典》、《盛世中華優秀專家人才名人大典》等珍重典籍。
樊慶斌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擔任政協委員不僅是一種政治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對一個政協委員來說應該本著“關愛社會,情系大眾”的宗旨,深入群眾,認真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及時將人民大眾的呼聲傳遞給黨和政府,當好政府的參謀和助手,以主人翁的姿態為政府分憂,為人民造福,努力盡到一個政協委員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