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臨沂蘭山區西關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山東華豐企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劉勤
熟悉臨沂的人都知道,臨沂現在的商城格局是從西郊大棚衍生而來的,這樣的商業神話使得建設西郊大棚的西關居委備受人們矚目。近年來,西關所屬市場的一系列提升改造再次讓它站在臨沂現代商貿物流前端,而運作這一系列大手筆的西關“掌門人”自然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個人,就是劉勤。
劉勤,這位1953年出生的沂蒙漢子,有著蒙山一樣堅毅質樸的性格,山鷹般高遠的志向。如今已進入不惑之年的他,在縱橫交錯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憑著他對生活的摯愛,對事業執著的追求,對人生價值的解讀,確定了自己的坐標原點,施展著自己的抱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奇跡,商貿巨擘譜寫了物流新篇章。
促改革,商城舊貌換新顏
面對臨沂市政府“打造物流天下商貿強市”的奮斗目標,作為臨沂市場發源地西關的“掌門人”,劉勤感到自己責無旁貸,重任在肩。為此,他立足西關實際,提出了“物流天下看臨沂,臨沂物流看西關”的工作思路。鞏固并進一步保持特色商貿優勢,全面實現傳統商貿向現代物流的轉變,加快用現代物流理念和業態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強化市場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高檔次提升,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現代物流網絡,優化資源配置,大力培育重點市場、龍頭市場,形成“大龍頭”帶動大物流的發展局面,精心打造國內先進的現代化批發市場和魯南經濟帶的物流航母,從而開始了新的領跑。
劉勤清醒地看到,建設市場容易,讓一個市場真正繁榮興旺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針對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制約市場發展的瓶頸,劉勤決定本著鞏固、穩定、提高的原則,加快批發市場的改造提升步伐,精心打造國內先進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
西關嚴格按照市場經營項目定位,完善配套設施,膨脹市場規模的思路進行改造整合提升。以涑河二期工程的整治開發為契機,巧借東風,為我所用,以水為魂,兩岸開放,加快發展服務業,打造涑河現代商貿區。依托自身優勢,統籌規劃和精心設計了“五大片區”改造建設項目。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進華豐服裝市場改造提升為華豐國際服裝城項目,華豐國際服裝城項目規劃占地66畝,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規劃設計主題為四層,沿通達路七層,沿青年路為商住辦公樓,總投資約3.6億元。目前,該商城已于5月20日盛大開業。交付使用后的華豐國際服裝城規模比過去提高了5倍,可以容納4000多個經營業戶,年交易額比過去將翻兩番。可以說,從華豐服裝市場到華豐國際服裝城,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內涵和外延的變化,關鍵是質的升華,是劉勤續寫新篇的精彩一筆。
近幾年,西關對所屬的17個批發市場通過改善設施、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優化業態、增加投入,實現批發市場的全面提升,從而聚集了更多的人氣和財氣,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市場占有份額,年交易額不斷刷新。17個大型批發市場,總占地面積近百萬平方米,擁有經營房間、攤位2萬多個,年成交額近300億元,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以雄厚的實力撐起了臨沂商貿物流的“半壁江山”。西關批發市場的迅速發展繁榮,帶動和加快了臨沂區域經濟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推動了三農經濟的發展,帶動起幾十個專業村,為臨沂經濟的崛起做出了卓越貢獻。
謀發展,引領臨沂商場新格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劉勤常說,發展的跨越,源于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奮勇爭先的銳氣。激情能喚起責任、創造奇跡、鑄就偉業。
在對老市場整合改造提升過程中,劉勤硬是靠這種激情,堅持批發市場的專業化、規模化和特色優勢,對有發展潛力的市場和發展潛力不大的市場實施歸并整合、綜合改造,確保市場整合改造提升布局合理、資源優化、業態優良。2006年以來,西關按照市場經營品種的類別相近,便利儲存、經營的原則,由過去的18個批發市場整合歸并為16個批發市場。2009年初動工興建的華豐商貿城,已于今年4月29日盛大開業,已經顯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劉勤縱觀省內外批發市場狀況,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市場信息化建設的路子,穩步推進電子商務等經營模式。西關充分發揮市場起步早和在魯南經濟帶建設中的商貿物流優勢,率先發展,把發展現代物流作為市場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依托商城的電子網上平臺,引導業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總經銷、總代理等現代經營模式,把過去無序的運輸和過多的分銷批發整合為便捷、經濟的物流過程,變人流、物流、信息流為主體的傳統批發市場為信息流為主體的交易市場。
目前,西關所屬的17個批發市場中的電子交易由點到面不斷擴展,正在呈上升趨勢,并越來越受到廣大經營業戶的歡迎,逐步向“攤位批發、現錢現貨”到“鼠標一點,物流天下”的現代化商貿過度和轉變,傳統物流向現代商貿的轉變,經營設施、經營環境、管理水平、經營業態等軟硬件設施新的提升,新時代的西關各批發市場正在進行著一場新的革命,同時在臨沂建設商貿強市的時代征程中再一次占據了發展的高度。
重民生,做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關注改善民生,做一名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劉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句話,他說得響亮,做得也實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工作方針,也是他的行動指南。
在建設小康的偉大實踐中,劉勤忠實踐行黨的宗旨,一心一意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發展集體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時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為居民排憂解難,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做好民生這篇大文章,千方百計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按照劉勤的思路,在進一步完善所屬的省級實驗幼兒園、規范化小學、功能齊全的醫院、糧、油供應站等社區公益保障設施硬件、軟件的同時,繼續實施入托、入學、醫療、糧、油供應“五免費”待遇,50歲以上的居民退休金每人每月最低600至2000元不等。孤、寡、殘疾人的生活費用全部由居委承擔。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區服務、搞好社區治安,到美化社區環境、繁榮社文化,無不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和美好愿景,無不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出發,不僅真正體現了科學發展的理念,而且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也正是劉勤決策創業中,以民生為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前頭,才確保了西關(區)和諧安定。因此,在西關“老有所養,幼有所托,孤有所撫,孤有所助,貧有所濟,病有所醫,難有所幫”的愿望得以實現。
如今,在劉勤的帶領下,西關所屬系列市場發展勢頭強勁,正在一路高歌向前邁進。西關社區居委會繼1988年3月被原臨沂地委、行署授予“沂蒙第一村”之后,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居委會”、“省級文明單位”等20多個省級以上榮譽稱號。西關所屬的山東華豐企業集團總公司榮膺全國大一型企業,被授予“全國優秀企業”,是山東省政府重點管理的商貿流通企業。劉勤對事業的孜孜以求,干事創業的精神,得到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黨和人民給了他很高的榮譽。他相繼當選山東省人大代表,被授予臨沂市勞動模范、臨沂市振興沂蒙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企業家、新臨沂創業功臣等20多個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現在,劉勤和他帶領的西關人民,滿懷收獲的喜悅、美好的憧憬、堅定的信心,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的大臨沂新臨沂為西關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大舞臺,更為劉勤施展才能、創業發展搭建了更加寬廣的平臺。有著沂蒙人特有的堅韌性格與博大胸懷的劉勤躊躇滿志,他將帶領西關在臨沂打造商貿強市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傳承榮耀,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