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芳圓把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拿給曹慶恒看
楊景亮一直珍藏著20多張匯款單的復印件。17年了,雖然匯款金額從一百元到三百元不等,但上面收款人“楊景亮”和匯款人“楊玲”的名字卻沒有任何改變。這些復印件將濱州和臨沂兩個原本陌生的家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楊景亮是臨沂市一名高位癱瘓的農民,獨自撫養女兒楊芳圓,生活非常艱難。曹慶恒和妻子楊玲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這對父女的處境,17年來,一直給他們匯錢物并寫信鼓勵他們要振作。8月23日,爭氣的小芳圓在收到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后,和父親一起來到濱州向一直幫助他們的夫妻表達感激之情。
◎ “這次,就是爬也要爬到濱州謝恩”
8月23日清晨5時30分,楊景亮和女兒楊芳圓早早上路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300公里之外的濱州市。經過五小時的顛簸,汽車駛出長深高速公路濱州出口,曹慶恒和妻子楊玲早已守候多時。他們將5000元現金交到了楊芳圓手中,作為大學入學的費用,并表示將每年資助她5000元,直到芳圓大學畢業。
楊景亮緊緊握住曹慶恒的手久久沒有松開。用楊景亮的話說,他這次到濱州是一次“感恩之旅”。“女兒考上了大學,我和她說,這次我們就是爬也要爬到濱州謝恩。”在村里人的幫助下,高位癱瘓的楊景亮愿望實現了。原想將一面繡有“大愛無垠,恩重如山”的錦旗和一封表揚信送到曹慶恒的工作單位,但被曹慶恒婉言謝絕。楊芳圓將自己大學入學通知書的紀念頁送給曹慶恒留作紀念。
◎ 金額不大的匯款卻像巨大的力量
曹慶恒夫妻與楊景亮一家結緣,是在1994年。當時在濱州濱城區計生委工作的曹慶恒因工作需要到臨沂土山洼村楊景亮家走訪。他發現這個家庭一貧如洗,楊景亮躺在床上,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正孤單地坐在火爐跟前。不了解情況的曹慶恒和楊景亮開玩笑:“伙計,還不起床,太陽都曬著屁股了。”楊景亮告訴他自己高位癱瘓,起不來床了,孩子的媽媽已經改嫁。曹慶恒沒多說什么,和同行的另外兩名同事湊了150元錢留給了楊景亮,并悄悄記下了楊景亮的姓名和通訊地址。
回到濱州后,曹慶恒和妻子楊玲說起了楊景亮的境遇,夫妻倆商量后決定資助這對苦命的父女。幾天后,一個包裹寄到了楊景亮家里,里面有100元錢和曹慶恒孩子小時候的衣服、幾塊布料和一封信。
在信里,曹慶恒鼓勵楊景亮不要趴下,一定要振作起來,并表示如果楊景亮有什么難處可以告訴他,他和妻子會盡量幫助,這封信給了楊景亮很大的力量。
在此后的17年里,曹慶恒和妻子每年都會給楊景亮匯款,最早一次的匯款時間是1995年,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2000年和2007年,曹慶恒和妻子還先后兩次到了臨沂楊景亮家中,為他送去了現金、文具和生活用品。除了經濟支持,曹慶恒有時間就給楊景亮寫信,鼓勵他堅強面對生活。
◎ 生活的苦難并沒壓垮楊景亮父女
今年47歲的楊景亮是臨沂市羅西街道辦事處土山洼村人,1985年高中畢業后他成為一名民辦教師,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厄運在1992年12月22日降臨。當天晚上,他給學生補習完功課后回家,不慎連人帶車摔進深坑,導致頸椎骨折挫傷神經的高位癱瘓。就在楊景亮痛苦不堪的時候,妻子拋下僅3個月的女兒楊芳圓,與楊景亮離婚后遠嫁他鄉,從此再沒有回去過。
楊景亮并沒有放棄,女兒小芳圓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村里人也給了父女倆很大幫助。楊景亮在家里開辦了輔導班,還請人做了一個鐵支架,靠它走動。楊景亮自強不息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2004年,他被評為臨沂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