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贍養公婆和父母,還為丈夫的兩個叔叔養老——
謝紹愛:孝心撐起大家庭

謝紹愛是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菜園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二十多年來,她無怨無悔照料著6位老人,用愛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
1989年,26歲的謝紹愛經媒人介紹與丈夫初次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俺家是個大家庭,吃飯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如你愿意跟我,那咱倆一起好好過。”謝紹愛笑了:“俺是家中的老閨女,父母年齡大,今后他們跟俺過日子你別煩就成!”就這幾句簡單的對白,讓他倆相守至今。
1997年,謝紹愛公公的腿越來越無力,隨后又患上腦血栓,留下了偏癱后遺癥,為了幫公公康復,她自學了按摩。公公去世后,她便把單身年邁的二叔公接到家中悉心照料。
2005年,二叔公腿疾復發住院,謝紹愛與丈夫家里醫院兩頭跑,一個多月兩口子都瘦了一大圈。二叔公出院后再沒能站起來。臥床引起便秘,她就讓丈夫用手疏通,她則端屎端尿。有一次,謝紹愛因急性闌尾炎住院,僅躺了兩天就急著出了院。回家看到二叔公漲裂的傷口流出的濃液與被子粘在一起,她強忍悲痛,蘸著藥水小心地給他擦洗干凈。病痛讓二叔公脾氣變壞,動不動就罵人,謝紹愛笑一笑,卻從不放在心上。
謝紹愛的婆婆15年前就得了三叉神經痛的毛病,2006年又因青光眼雙目失明,身邊離不開人。一天,謝紹愛照顧二叔公時,婆婆獨自上廁所不慎摔倒,右腿骨折,在醫院住了兩個月,因83歲的高齡無法手術,只能回家保守治療。為了方便婆婆大小便,謝紹愛在床中間挖了一個洞,床下放個便盆,婆婆方便完后再用小褥子將洞墊上,以免受涼。當年婆婆摔腿時,醫生曾斷言能存活一兩年就不錯了,如今在她細心照料下,婆婆已90歲高齡,身體越發硬朗。
2010年,父親去世后,謝紹愛把母親接到自己家。去年又把單身的三叔公也接來一起生活,同時照料4位老人,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母親有胃病,愛吃面食,尤其是手搟面,二叔公、婆婆常年臥床,水果、蔬菜不能斷,再加上孩子們的口味也要照顧,一頓飯就要做數種花樣;夜里從來睡不了囫圇覺,婆婆要翻身,母親要吃藥,每天都要起三四次……謝紹愛從來不煩,“我最怕的就是老人生病,家里醫院兩頭跑,照顧不過來。”
二十年來,謝紹愛對老人傾其所有,自己卻省吃儉用,造成營養不良。但讓她欣慰的是,孩子們看到媽媽辛苦,都非常孝順。大女兒去年剛大學畢業,領了工資就給奶奶、姥姥買了新衣服與尖腳繡花鞋,樂得兩位老人逢人就夸孩子好。另外一對龍鳳胎,每次放學回家都掙著干家務,給奶奶喂飯,幫媽媽洗衣服,特別懂事。
見她如此辛苦,村里也有人勸謝紹愛:自己的公婆、父母養就養了,二叔公、三叔公沒義務養。謝紹愛卻說:“他們都是我的至親,贍養照顧他們是應該的。”(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04-11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