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0月8日,順豐速運快遞公司在網站上發布公告,對部分線路的快件價格進行上調,平均上調幅度為2%至4%。幾天之后,中通速遞的網站上也悄然出現了一份漲價通知,稱自10月15日起調整快件收費標準,函件類快件在原收費標準基礎上上調1元/票;物品類快件在原收費標準基礎上上調1元/公斤。在油價下調的背景下,為何快遞費用逆勢上漲?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運營壓力劇增是漲價主因
9月30日,順豐速運快遞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貼出了一條公告:“為應對部分線路人力、操作及運輸成本增長過快的壓力,我公司經過慎重研究決定,自2011年10月8日起,對部分線路快件價格進行小幅調整,平均調幅2%-4%。”本次提價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本已競爭十分激烈的快遞業引發了大量猜想。記者從順豐公司了解到,本次調價雖是全國范圍的,但只針對中國內地互寄范圍內的部分線路標準快遞,本次提價涉及的快遞業務是市民最常用的標準快遞,其他陸運通、普貨、跨省即日到等提供遠距離、大宗貨物、當日送達等特殊服務的快遞業務不受影響。對濟南市民來說,從濟南寄往省內地區的快件首重漲了1元,續重不漲價;從濟南寄往徐州、連云港、宿遷地區首重漲了1元,濟南寄往省外其他地區漲了2元,續重均不漲價。
快遞漲價讓許多市民感到不解:“油價不是剛剛下調了嗎?”記者致電濟南申通快遞,一名客服經理告訴記者,雖然近日油價下調,對公司整體運營成本的下降有利,但分攤到各個環節以后這種影響就很微小了,現在對快遞公司來說,主要是人力成本高,“現在快遞公司競爭激烈,人員流動大,要招到一個合適的操作工都很難,去年一個操作工的月工資在2200元左右,今年又漲了1000多元。”
這位客服經理回憶,2001年他剛進入快遞行業的時候,這個行業的毛利率一度高達100%以上,可現在毛利率已經降到了不足10%,甚至很多虧損倒閉。“一方面是由于勞動力和油價導致的運營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參與同質化競爭的快遞公司越來越多,價格一直提不上去。”一位物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過低的市場門檻是導致物流業低價惡性競爭的重要原因。為此,業內一直在呼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打破惡性競爭的局面。
“網購一族”受影響
喜歡逛淘寶網的濟南市民李娜近日十分糾結,她在一家網店看中了一件薄棉衣,“我是這家店的老客戶,以前基本上買兩件衣服就可以給包郵的優惠,這次跟店主磨了半天,人家也不同意。”李女士給記者算了筆賬:快遞漲價后,原來快遞費需要7元,現在需要8元了,“冬裝一件就有可能超重,差不多就10元了,一件幾十元的衣服付10元快遞費非常不劃算。”
在淘寶經營一家童裝店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網店競爭激烈,所以利潤比較低,靠走量拉動業績,“一條童褲利潤甚至不會超過2元,如果再把快遞費算上,得賣五條以上才可能有利潤,利潤也不過是幾元,基本等于白忙活。”所以劉女士認為,“快遞漲價增加的成本只能讓消費者來承擔。”
在淘寶開店多年的李小姐表示,“順豐快遞本身價格就是一般快遞公司的兩倍,通常情況下很少發順豐快遞。所以順豐漲價對淘寶商家的影響還不大。如果其他快遞公司也都跟風漲價的話,商家就有可能會調高商品價格。”而一些規模較大的網店店主則表示,他們與快遞公司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協議,在協議期內快遞費用不會有變化。
提價更應提質
為應對快遞漲價,許多市民表示,購物時可在一家網店把自己需要的東西買齊,以此來節省運費,降低網購成本。“相較價格,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才是最應該提高的!”經常網購的劉先生告訴記者,
近幾年,網購催生的“網購族”隊伍不斷壯大,但隨之帶來的問題也不斷增多,在百度上搜索“快遞投訴”得到的結果竟有464萬條。關于快遞公司服務問題,反映較多的是快件延誤、錯投、損毀、丟失;賠償時限長、額度低;不提醒消費者進行保值保價,發生快件丟失或損壞后,又以“未保價”為由推卸責任;“先簽字,后驗貨”的霸王行規,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等。
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快遞行業中仍存在低價攬貨現象,這更進一步造成了服務質量難以提高。其實,快遞行業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了一座運輸的橋梁,如果能提高快遞的服務質量與信譽度,即便是整個快遞行業適當漲價,也能得到消費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