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供電公司修驗工區繼電保護班是青島電力行業一個特殊的團體,擔負著青島地區128座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設備、直流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的檢修、維護和改造任務。繼電保護班53歲的班長夏曉賓,只有初中學歷,卻帶領著36個大學、研究生學歷的“80后”大男生,每個人都對他敬佩有加,稱他為“技術大拿”、“工人專家”。
2010年,青島午山220千伏變電站的智能化改造中引用了美國的光纖互感器。美國專家對他們的產品十分自信,認定一天就能安裝完,且要求由他們親自拆箱安裝。沒想到“洋設備”安裝時卻出現問題。原來,為保證設備的精確性,光纖互感器上需要加裝一套保護裝置。然而安裝時從光纖互感器中只能引出電流,沒有電壓。在場的所有美國專家都傻眼了:這可怎么辦?
夏曉賓與同事們反復研究,發現如果從旁邊一臺設備中接出一個信號,過濾掉其中的電流,再對接口作相應修改,就能把電壓加在這套保護裝置上了。當美國專家了解清楚解決方案后,對夏曉賓豎起了大拇指!
一個金點子就能克服“洋設備”的“水土不服”,類似的故事,夏曉賓的同事們能講出好多個。在同事眼里,似乎沒有什么問題能難住他們的老班長。
2008年北京奧運會,青島供電公司承擔了為奧帆賽保證安全供電的重要任務。在奧帆賽開幕式即將上演時,直接控制著奧帆基地供電的東海路變電站突然出現了“直流接地”故障,若不及時排除,后果不堪設想。夏曉賓接到緊急排險命令,立即從一個工作現場疾奔東海路站。不料,由于走得太急,夏曉賓忘了帶證件,無法進入奧帆基地。夏曉賓只好一邊讓同事火速送來證件,一邊指揮在事故現場的值班員查看設備的故障現象。根據值班員的描述,夏曉賓判斷:可能是某個設備絕緣出問題了。焦急中,證件也送到了。夏曉賓進入現場一看,果然是一段線的絕緣降低了。他很快換上了新線,不到半小時,故障消除了,開幕式如期順利舉行。
“夏班長判斷故障根本不用去現場,我們在現場有搞不定的問題,直接給他打電話把情況一說,他就能告訴我們問題出在哪里!毕臅再e的徒弟們這樣說。
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普通電力工人,如何練就了一身“絕活”?
夏曉賓告訴筆者,1976年,他16歲初中畢業后來到青島電業局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報名參加了當時山東省電力局舉辦的第一期繼電保護專業培訓班,從此迷上了繼電保護專業,開始了漫長的自學之路。他利用業余時間上夜校,先后讀完高中、中專課程,接著學習電子技術、高等數學、制圖……出了這個培訓班,又進那個培訓班,一學就是十幾年。如今的夏曉賓已成為業界公認的繼電保護“技術大拿”。(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7-22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