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走油路,抬腿上公交,這是目前嶧城區39萬城鄉居民從公路建設和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中享受的新實惠。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初,這個區城鄉公路里程已達1080.5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173.8公里,其中每萬人擁有公路里程28.6公里,成為“全省村級公路網化示范縣”。
近年來,嶧城區先后投資40多億元用于嶧城境內高速公路配套建設、農村公路網化建設,已形成由“五橫六縱”主干線和565條村級公路組成的城鄉公路網,全區486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毛細血管”通萬家。
村路通,公交客運積極跟進。今年9月份,這個區投資2000多萬元,購置新能源公交車20輛,投入主干線運營;改造技術性能較好的客車27輛,用于支線運營,票價比改造前同比降低30%—40%。建路更重護路。這個區推行“一線管理法”,將全區城鄉公路分成三大片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鄉交通運輸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對城鄉公路實現片區“網格化”管理、“一攬式”服務,將城鄉公路的養護、治超、站點維護等解決在一線。(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12-7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