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孫震海:
垃圾分類讓小區更美好
每天早晨6點多,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各小區之間,看到垃圾桶,打開桶蓋,查看垃圾的分類情況,然后找到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碰碰”情況,能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就記錄下來上報……這是孫震海早上的工作。
35歲的孫震海是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的一名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2013年4月24日通過應聘上崗,他的職責是和同事負責街道上6個居民社區,1.6萬多戶居民的垃圾分類督導。45個封閉式物業小區,2個開放式居民小區,47個地方,他每天早晚都得騎自行車走一圈。
“宣傳垃圾分類、督導垃圾分類指導工作,協調環衛運輸車輛,看看各小區的指導員有沒有按時上崗,垃圾分類分得正不正確,做好每天的記錄,定期將垃圾分類的情況上報,反饋推進工作存在的問題,這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孫震海說,“我們就是貼近百姓反復督促與講解,希望居民逐步改掉以前的生活習慣,把垃圾分好類,讓小區環境變好了,大家生活得很舒心,我們也挺有成就感。”
2013年,青島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并于3月份在市南區進行試點,截至目前,該區10個街道辦事處的215個封閉式物業小區和323個開放式居民樓院實行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涉及居民7.3萬余戶。此外,11處農貿市場和39所中小學校已全部實施,對600余家大中型餐飲企業和86家駐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垃圾分類收集。
“一些小區由于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好,樓院干凈了,房價上漲了,房租也提高了。”孫震海認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只要大家伙改掉舊習慣,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居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更潔凈,幸福指數就會越高。(轉載于大眾日報2014-1-8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