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澇成這樣,地里種的糧食咱還能保本,多虧了入的農業保險啊。”廣饒街道村民孫武生感慨地說。由于2013年雨水多,七月份又趕上冰雹天,讓孫武生種植的150畝小麥、玉米損失不小,如今縣里給他補償了3000多元的理賠金,讓他欣慰不已。
自2007年開始,廣饒縣作為全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縣,在全縣積極推行“政府組織、農民參保、財政補貼、農民受益”的投保模式,保險費用按照小麥每畝10元、玉米每畝10元、棉花每畝18元的標準,由種糧農民承擔20%,剩余部分由縣級以上財政承擔,農戶每畝只需交納2元、2元和3.6元。遇到自然災害發生減產甚至絕產時,根據減產比例,最高可獲得每畝320元、300元和450元的金錢賠付。
同時,該縣在推廣應用農業保險時,積極做到公開透明和規范到位,農業保險政策、承保情況、理賠結果和服務標準等全部在信息網站和公示欄進行公開,對投險受災家庭保證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據統計,2013年全縣共承保作物面積79.6萬畝,合計理賠資金1519.3萬元。(轉載于大眾日報2014-1-13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