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來抓,去年,全縣“轉調創”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次產業的比例達到11∶69∶20。今年,茌平將搶抓 “一區一圈一帶”和“聊茌東大三角”發展機遇,堅持綠色崛起,構建起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新城。
茌平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優質高效投入,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2246”產業、園區的發展步伐。力爭生產總值增長13%,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增長20%,力爭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5%和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
服務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促進轉型升級的新動力,茌平將突出“商貿流通業、現代物流業、文化旅游業和新興服務業”四大重點,力爭今年的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
茌平重點推動現代農業強基礎、調結構、增效益,鞏固擴大農業生產優勢,率先建成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圍繞糧食加工、蔬菜加工保鮮、林果及木材加工、畜禽加工等產業發展,茌平將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7家,產值突破60億元,力爭實現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零的突破。
以《生態建設三年規劃》為引領,以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縣為載體,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打造“綠都”“水城”,建設生態茌平,使良好生態環境成為茌平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大財富和最大潛力。 (楊秀萍 張棟 整理)
(轉載于大眾日報2014-2-26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