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17家單位同赴清華攬才
◆1256個崗位虛位以待◆5000余學生參加招聘會

11月20日,“2013年清華大學首場招聘會暨山東省高層次人才招聘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這是我省首次有組織地赴清華大學招攬高端人才,也是今年清華大學的首場招聘會。我省組織了含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117家重點企事業單位,向清華大學等駐京重點高校畢業生伸出“橄欖枝”。副省長趙潤田出席宣講會并致辭,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出席。
上午10點招聘會正式開始時,就已有1000多名大學生在入口等待。由于此次招聘會對清華大學以外重點高校開放,不少畢業生從上海、江蘇等地趕來。
省人社廳廳長韓金峰告訴筆者,本次招聘會重點考慮了山東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緊密契合“藍黃戰略”和“一圈一帶”戰略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大眾報業集團等117家單位共提供了1256個崗位,需求人數4027人。
對高端人才,山東企業求賢若渴。山東重汽集團技術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方莉告訴筆者,企業轉型發展,十分重視研發,在政策和投入上都有傾斜,這次給前來應聘的博士開出“年薪不低于20萬元”的優厚待遇。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打出“博士后每年提供科研經費至少100萬元”的牌子。
在招聘進行過程中,幾乎每一個企業展位前都被圍得水泄不通(如圖),筆者采訪發現,前來應聘者多是山東籍的學生。復旦大學中文專業應屆畢業生王雅靜告訴筆者,她這次是沖著大眾報業集團來的,“我是威海人,對研究社會熱點話題很感興趣,想回家鄉知名度高的媒體做一名筆者。”據介紹,此次大眾報業集團招聘15名筆者,前來應聘者是需求數的10倍左右。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負責人也切實感受到了名校畢業生心態的轉變。山東魯信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楊光軍說,“招聘會開始不到20分鐘就收到了30份簡歷。感觸最深的一點是名校畢業生擇業觀念趨于務實,除了考量地緣因素,基本上沒有學生直接問待遇、薪酬,而是關心單位能提供多高的平臺、有多少發展機遇,希望學有所用。”
根據省人社廳提供的數據,截至20日15時招聘會結束,參會企業共收到簡歷10082份,其中本科生1070份,碩士生6981份,博士生2031份;參加招聘會的學生有5619人,達成就業意向者1191人。
“人才的流動、流向是一種標志,它標志著一個地方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的程度和是否能夠走向大量的自主創新,反映出各地在積極吸引人才方面是否積極作為。”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史宗愷說,清華大學畢業生的流向也是一個這樣的“標志”,每年清華畢業生中大約有一半流向京外省份,近些年也有不少學子到山東就業,這本身也是一種“說明”。
韓金峰告訴筆者,我省與清華大學初步達成意向,今后將定期到清華大學組織專場招聘會,吸引高端人才來魯創業就業,打造山東人才高地。(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11-21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