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西茂,1998年任蒙陰縣供電公司總經理,2004年當選省人大代表。十幾年來,他始終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帶領全體干部職工,認真貫徹“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農電發展戰略,堅持把農村低壓電網建設和改造工作放在事關公司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推進農網升級改造,提高農村低壓電網供電能力,努力為“三農”搞好服務,贏得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好評,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
安全管理保民安
蒙陰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山地丘陵占全縣總面積的95%,電力線路有的散于山尖,有的置于低洼,多數線路架設在丘陵之上,施工和安全管理難度大。針對農村電網點多面廣、涉及面大、管理復雜的實際, 彭西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帶領供電公司一班人不斷研究探索農村電網安全生產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將“持續安全”的新理念貫穿于安全生產的全過程,使所有計劃工作全面實施標準化作業,同時組織“兩票一書(卡)”填寫、執行專題研討和培訓,實現了現場作業人員從習慣性違章到習慣性遵章的轉變。主持制定了《中低壓安全管理問責考核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各級人員在安全管理上承擔的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和工作責任,提高了中低壓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要求嚴格執行現場作業審批和到位監督制度,大小工程全部實施工程日報制,經常根據工程日報對各單位施工現場及安全監督人員履職情況進行抽查。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了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風險評估組織體系,形成了各級責任落實、考核監督到位、人人關心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杜絕了各類事故的發生。在電力設施保護上,他親自協調、指導保護方案的制定,組織人員加強電力設施的保護,打擊破壞電力設施的行為,確保了農村電網可靠運行,為當地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今年3月31日,實現連續安全生產7600天,保持了長周期安全記錄。
電網建設解民憂
彭西茂及時根據變化的情況調整農村電網規劃目標和電網建設思路,確保規劃的科學性。2003年,他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分兩期組織對農村電網進行了大規模建設改造,完成總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改造項目58項。改造中,為努力解決好農村電網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農網改造質量,他積極協調縣各有關部門,一心撲在工作上,經常是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十幾天,抓安全、抓監督、抓工作落實、抓規程執行,確保網改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2007年7月11日、8月17日,蒙陰電網兩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風雨和冰雹襲擊,破壞嚴重,面對嚴重的災情,他冷靜分析災情,迅速組織搶修,深入一線指揮,堅守搶修現場15天,保證了工作忙而不亂、安全高效進行,使電網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送電,較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針對農村用電量不斷增長和電網老化的實際,他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帶領干部職工實施“村村強網”工程,加大標準用電村建設、農村電氣化建設和低電壓臺區改造工作力度,繼續分期分批對農村電網實施改造。僅2009年,就投資1000萬元,新上46個低電壓臺區,對57個低電壓臺區進行了導線更換,對17個低電壓臺區的配變進行了移址改造,投資84.7萬元,完成了3772只電能表箱的更換任務,提高了農村用電水平,有效地解決了線路設備老化、農村電網標準低、供電可靠性差,電能質量低,電網結構薄弱、布局不合理等諸多問題。
身為人大代表,彭西茂積極履行代表職責,圍繞電網建設深入基層調研,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他提出的《關于建立全省農電發展基金,滿足農村用電持續發展需要的議案》,得到了省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對于建立農村電網發展長效機制和農村電力專項資金,解決“兩改一同價”后基層供電企業農村低壓電網維護費用收不抵支的困難局面,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優質服務暖民心
為更好地讓電力發揮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彭西茂針對農村用電的特點,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及時解決農村客戶的用電難點。在春耕秋收等農村季節性用電上,他組織公司干部職工開展上門服務、跟蹤服務,成立農村生產服務隊,把用電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民的身邊。在農村工業生產上,他倡導簡化上電程序,快速辦理手續,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為農業生產用電提供了便利。為提升服務質量,他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優質服務年”、“作風建設年”、優質服務“百問百查”等活動,建設了“95598”服務調度中心,使全體員工樹立了“人人都是服務員”的觀念,促進了優質服務水平的提升。同時,深化和細化“彩虹工程”,24小時提供熱心服務,構建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電網建設、多產運營四位一體的大服務格局。蒙陰縣供電公司連年在全縣行風測評中獲得第一名,多次被列為“免評單位”。2000年以來,連續榮獲“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榮譽稱號。彭西茂本人也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煤電運供應保障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支農幫扶消民困
2005年,蒙陰縣開展了“千村幫扶”活動,對這一項關系全縣農村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舉措,彭西茂高度重視,多次主持召開班子及有關人員專題會議,使廣大員工明確了開展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和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促進了工作開展。他多次帶領班子成員和幫扶組人員到公司的幫扶點舊寨鄉常坪村進行實地考察,并根據實地考察情況,結合村里的實際,確立了幫扶工作的總體思路,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詳細具體的幫扶工作方案。在幫扶工作中,他用真心、辦實事、求實效,共計投資30萬元,完成了村商業街建設用電及低壓線路新建、整改工程,為該村架設了黃煙屋用電專線,還改造了村配電室,新上30千伏安配變一臺,徹底解決了村里電力線路老化、私拉亂接和線路跳閘多的現象,提高了全村的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2008年,縣里重新分配幫扶村后,他又主持制定方案對垛莊鎮豆角峪村進行幫扶,在公司電網建設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出資3萬元幫助公路建設,出資5萬余元,改造老化供電線路4000余米、更換變壓器一臺,得到了村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蒙陰縣供電公司先后榮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先進縣供電企業”、全省首批“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山東省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繼續保持了“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國家電網公司一流管理縣供電企業”榮譽稱號。彭西茂立足“三新”,服務“三農”,時刻不忘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充分展現了“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崇高精神風貌,得到了各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好評,先后榮獲“山東省扶貧開發三等功”、“臨沂市振興沂蒙勞動獎章”、“臨沂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連年被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授予 “優秀領導干部”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