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左)與侄子在美國家中。
徐悲鴻寫給李宗仁的信札。
昨天是李宗仁先生120周年誕辰,由廣西桂林市文化局、桂林市李宗仁文物管理處和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青春戎馬,晚節(jié)黃花——紀(jì)念李宗仁誕辰120周年圖片展”,在南京總統(tǒng)府景區(qū)揭幕。在大量的珍貴展覽圖片中,有李宗仁在美國家中的珍貴照片,還有徐悲鴻寫給李宗仁的信札,徐悲鴻信中表示,要把在南洋舉辦畫展義賣所得一半捐給抗日陣亡將士遺孤,作為撫養(yǎng)之用。
南京成為李宗仁的福地
在南京總統(tǒng)府西花廳,來自桂林李宗仁文物管理處的副主任韋芳告訴記者,此次來寧展出的李宗仁珍貴圖片,有許多是首次與觀眾見面,比如1949年4月23日這天是南京解放日,而李宗仁也正是在這一天乘飛機離開南京,“你們看,圖片上李宗仁從容走下飛機。本來按計劃他是要飛抵廣州,當(dāng)時國民政府已經(jīng)遷至廣州,就在‘追云號’飛機從南京起飛大約1小時,李宗仁忽然改變了主意,讓飛機降落桂林,旨在以和平號召西南。”這是李宗仁解放前與南京有關(guān)的最后一張照片。
南京成就了李宗仁的人生輝煌,可以說是他的福地,指揮了北伐底定之戰(zhàn),競選成功“副總統(tǒng)”、繼而出任“代總統(tǒng)”,一度成為總統(tǒng)府的主人。如今,在總統(tǒng)府“子超樓”里仍然完好地保留著他當(dāng)年的辦公室。1949年底,李宗仁堅決不去臺灣,而出走美國,與蔣介石徹底決裂。漂泊海外16年后,李宗仁夫婦毅然決然回歸祖國。這些跌宕起伏的愛國歷史在展覽中都得到了再現(xiàn)。
第三夫人疑是胡蝶女兒
韋芳指著展柜中幾幅黑白照片說,李宗仁一生娶了三位夫人,“這幅照片是李宗仁第二位夫人郭德潔,1928年與民國要人游玩南京燕子磯時的合影。她和李宗仁于1924年春結(jié)為伉儷,相濡以沫42年之久。”展覽中,放得很大的一幅女子照片就是李宗仁的第三位夫人胡友松,大大的眼睛,濃黑的頭發(fā),模樣很像電影演員。韋芳介紹說,葉落歸根,1965年7月,李宗仁回到祖國,受到了毛澤東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歡迎。可是沒想到1966年3月郭德潔在北京逝世。在組織的安排下,數(shù)十位女士的照片資料擺在了李宗仁的面前,27歲的護士胡友松,被李宗仁一眼相中。1966年7月他們在北京結(jié)婚。韋芳說,2001年時,她見到了胡友松,“她告訴我,當(dāng)年她可是個大美女,身材又好。坊間有猜測她是舊上海的一代影后胡蝶的私生女,對此她也默認(rèn)了。雖然李宗仁比她大48歲,但那段不長的日子讓她難以忘懷,后來雖有短暫婚史,但她最終獨自一人生活,后來化名王曦,在故宮(微博)明清檔案部工作,畫得一手花鳥畫。”
李宗仁與徐悲鴻的友誼
李宗仁在美國生活16年的那段經(jīng)歷一直是個謎,此次展出的一幅圖片是李宗仁侄子李倫去看望即將回國時的李宗仁的情景,十分珍貴。除此以外,還有李宗仁機要秘書李揚在整理資料時發(fā)現(xiàn)的一幅徐悲鴻《致李宗仁書》。談起徐悲鴻與李宗仁的友誼,韋芳頗為自信,“我專門為此信札寫過論文。徐悲鴻終年58歲,其中就有從1935年到1949年共計14年,與李宗仁先生保持著親密往來關(guān)系。”韋芳介紹說,李宗仁比徐悲鴻大4歲,他們的初識是在1927年李宗仁北伐至南京之時。李宗仁素有儒將之譽,自小出身耕讀世家,由父啟蒙教導(dǎo),濡染中國文化,因此對文人賢者素來推崇敬仰。
1939年5月正值是臺兒莊大捷一周年,徐悲鴻特寫下一封洋溢著愛國情懷的信給李宗仁,信中徐先生盛贊李宗仁的抗戰(zhàn)功績,表示用手中的畫筆盡到國民職責(zé),提到要將義賣所得款項的半數(shù)作為第五路軍陣亡將士遺孤?lián)狃B(yǎng)之用,顯露出徐悲鴻對抗戰(zhàn)前途的樂觀精神和對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這封書信短短數(shù)言,卻把徐悲鴻在南洋、印度諸地的畫展義賣、訪問等活動一一反映出來,無疑成為了徐悲鴻愛國歷史、徐悲鴻與李宗仁之間友誼的見證。”韋芳還感嘆,該信札還是一幅極其完美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