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大或小的城市里面,似乎都不難見到環衛工人的身影,他們穿著橙色的工裝,左手簸箕,右手掃帚,邊走邊清理著地上的垃圾。很多人都有一個共識:環衛工作很辛苦,而環衛工人大多來自社會的最底層。
今天凌晨4點,我“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到歷下區城管局甸柳環衛所轄區體驗了一下環衛工的角色,活沒干多少,但感受很深。通過與環衛工人近距離的接觸,我覺得他們不僅是城市的保姆,更是夜色里的舞者——以美的名義。
時間的糾結
昨天和甸柳環衛所的張振霞所長約好了碰頭的時間和地點,心里開始糾結。為了能在早上4點30分趕到碰頭地點,我決定早點睡覺,晚上10點就躺在了床上。時間還早,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想著還能睡6個小時,只能睡5個小時了……一直過了12點,才模模糊糊地睡著。
4點10分,整座城市尚在睡夢之中,馬路上幾乎沒有過往車輛,耳朵里傳來清晰的蟲鳴——多半是蟋蟀。同事打車過來,接上我便直奔碰頭地點。一路上,除了24小時營業的超市,再沒有看見一家開門的店鋪。誰會這么早起來工作呢?
4點30分,到達和平路東首附近,我們見到了張振霞。“今天倒不是因為你們來才起這么早,我們查崗就是這個時間。”張振霞說,凌晨5點,是濟南市環衛工人正式上班的時間。為了能6點半完成早上的普掃,有些年紀稍大的環衛工會在4點左右便開始工作。而即便是夏天,此時的夜色也依然濃重,張振霞遞給我一件工裝,上面有好幾道反光條。“冬裝上的反光條比這個還多,還亮,這樣工作起來比較安全。”
“像你這速度,得干4個小時”
5點整,路燈齊齊熄滅,天已有些微亮,馬路上的色調頓時由橘黃色變成了青灰色。張振霞帶著我們來到一條沒有正式命名的路上,“我們都管這里叫居委會路。”這條路有和平路的一半寬,但路邊留有不少扎啤攤產生的垃圾。花生皮、毛豆皮、餐巾紙,還有難以清掃的油污。一頭花白頭發的陳師傅正在細細清掃著。正因為這條街夜市比較熱鬧,垃圾比較多,他從4點就開始工作了。而為了能夠早起,他每天7點半就會睡覺。夜市?他“從沒有去過”。
我從陳師傅手中接過掃帚,很輕,掃起來很省力。按照陳師傅的指導,我先把路中間的垃圾掃到路邊,掃完十幾米后,再回頭把人行道上的垃圾也掃到路邊,然后把這一段路邊的垃圾堆成一堆。
掃了30多米后,我開始感覺到腰酸手疼,身上也在不斷出汗。陳師傅看了看我掃過的路段,笑著說:“掃得很干凈,基本合格。就是太慢了,像你這速度,這條街得掃4個小時。”陳師傅負責的路段約有280米長,等掃完整條馬路,再把垃圾裝到人力三輪車上,運到垃圾轉運站。最后把路邊的垃圾桶外皮擦拭干凈,普掃工作才算結束。為了不耽誤陳師傅的工作,我的嘗試就此作罷。
請再給環衛工多一點關愛
5點36分,天已大亮,第一班64路公交車從我們面前經過。氣溫明顯升高了,臺風“梅花”走后,悶熱的天氣又重回濟南。陳師傅沒有再說話,默默地繼續清掃工作,頭上的汗水順著他的脖子流進了衣服。
“春天風沙大,夏天氣溫高,秋天落葉多,冬天好下雪。對于環衛工來說,一年四季都很辛苦,市民應該多關愛他們。”我們正說著話,路旁一家甜沫店里扔出一包垃圾,落在垃圾箱外面。張振霞無奈地搖了搖頭,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城市的美麗不能只靠保潔工作來維持,需要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所有人一起盡心盡力。”
6點30分,馬路上的車輛行人漸多,剛剛打掃干凈的主干道和人行道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環衛工人們結束了從“黑”到“明”的普掃工作,準備回家吃飯。上午8點,他們還要回到負責的路段巡街,撿拾各種垃圾。
我們生活的城市因為他們變得更加整潔、美麗,應該給予他們多一點的關愛——以美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