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河河務局6日發布消息表示,“2011年度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流試驗工程”已于近日正式啟動。這項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并為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和刁口河備用流路恢復過水提供更加完善、準確的科學依據。
刁口河故道是國家確定的黃河入海備用流路,刁口河河口則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76年黃河改道清水溝行河后,由于失去了黃河水沙的補給,刁口河河口地區海水肆虐侵蝕,海岸線蝕退嚴重,沿海10公里的土地被海水吞噬,生態環境惡化嚴重。
為此,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山東省東營市在2010年實施了黃河三角洲生態調度和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試驗工程,在黃河調水調沙期間通過自流引水和揚水船提水,共向刁口河調水3620萬立方米,河道過水面積達到3.5萬畝,自然保護區進水800萬立方米,面積達2.02萬畝,實現了刁口河流路全線過水和生態補水5萬畝的兩大目標,有效緩解了自然保護區濕地面積萎縮、生態環境惡化,并對保護刁口河流路主河槽過流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為進一步鞏固試驗成果,經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批準,2011年繼續實施刁口河調水工程,主要目標是在調水調沙期間通過崔家節制閘自流引水和揚水船提水交替取水的方式,向刁口河調水3500萬立方米,在鞏固2010年生態補水效果基礎上,爭取在原工程措施上擴大自然保護區的補水面積,持續改善刁口河生態環境,為進一步做好黃河三角洲生態調度和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