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剛結束的山東省群眾體育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山東群體工作將緊緊圍繞貫徹實施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把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作為建設體育強省的一項基本任務和基礎工程來抓,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理念,著力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全覆蓋,為山東群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十一五”期間,山東省公布實施了《全民健身條例》,《條例》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在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中的主導地位和決定作用。要求把全民健身作為一項政府工程、民生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各地在貫徹《條例》的過程中也創造并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做法。
濰坊自創辦國際風箏節開始,便在市政府辦事機構中設立了風箏辦公室,協調相關部門互相聯動,形成了高效的辦賽機制,使風箏節越辦越好,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引擎。泰安的登山辦、萊蕪的航空辦、日照的水運辦、青島的帆船辦等都是各地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品牌建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產物。在全民健身工程建設方面,各級政府舍得下本錢、出實招,濱州市的“黃河三角洲體育節”已舉辦了9屆,市政府投資,利用鹽堿荒地打造的四海五湖全民健身工程,不僅為體育節的成功舉辦提供了保障,也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方便了周邊群眾。臨沂市政府在沂河兩岸打造了長達百里的健身長廊;青島市的黃金海岸健身長廊和市北區全民健身一條街;煙臺市體育公園等一大批重要全民健身設施在整個山東半島構筑起了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雄厚基礎工程。在資金投入方面,山東省已基本形成了政府投資為主、社會投資為輔的投融資格局。體彩公益金重點投向了全民健身工程建設和青少年體育活動。
在爭取政府支持方面,各級體育部門轉變思路,變“等、靠、要”為主動為政府當好參謀,為群眾搞好服務,從而贏得了工作的主動權和群眾的信任。煙臺市體育局主動邀請市人大、市政協委員考察社區和農村體育工作,并召開座談會共商全民健身的發展大計,委員們形成的意見和建議又迅速反饋給市委、市政府,成為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東營市政府在今年為民要辦的十件實事中,有三件屬于全民健身。煙臺棲霞市政府在制定十二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中不僅將“三納入”寫進了規劃,而且又補充了一條:全民健身被納入市政府評估考核標準之一。青島市投資10多億元,在市內四處各建設了一處高標準的國家級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并采取政府干預的方式,將健身服務鏈條延伸到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僅市南區就投資5億元,在30個小區配套建設了健身服務中心,為社區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山東體育局分管群體工作的副局長李政說,“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將為全省5520個城市社區(居委會),1300個鄉鎮,17669個農村社區(中心村)全部配建全民健身工程設施,并實行三個“三分之一”的辦法,即:省里扶持三分之一,各市扶持三分之一,各縣負責三分之一。同時積極申報一批國家級健身工程。從今年開始,將舉辦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在中小學中開展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和田徑項目“五大聯賽”,通過這些覆蓋城鄉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進一步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為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建設體育強省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