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19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上河村優秀民間戲種“鷓鴣戲”榜上有名。這也是臨淄區繼蹴鞠、閣子里芯子、孟姜女的傳說之后入選的第四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鷓鴣戲起源于清乾隆年間,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惟一一個由村完整保護下來的民間稀有劇種。鷓鴣戲是模仿鷓鴣鳥的叫聲而表演的一種劇種,其演唱特點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鷓鴣鳴叫一樣的拖音,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鷓鴣戲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臨淄區地處齊國故都,目前,臨淄區已系統梳理匯總了2400多條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416個重點項目。2009年,臨淄區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單位,是山東省惟一獲此殊榮的區縣級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