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溜煤眼的施工對安全、技術要求容不得半點偏差。而兗礦集團興隆莊礦掘進三隊副隊長岳端憲不僅被工人們稱為“溜煤眼專家”,而且在20余年的掘進工作中,他獨立設計、施工的溜煤眼多達76個,個個都被礦上評為安全質量放心精品。
1979年11月,高中畢業的岳端憲成為一名采煤工。憑著對知識的渴求,1985年他取得了山東礦院本科文憑,并從一名普通工人轉變為掘進技術員。從此,他便與開拓溜煤眼結下不解之緣。雖然此后溜煤眼的施工工藝幾經變化,但不變的是他對溜煤眼施工工藝和質量的不斷探索與追求。無論是炮采,還是到目前的大型鉆機;無論是人工攉煤,還是使用裝巖機,施工工序越來越復雜,他卻能夠以深厚的技術積累,化繁就簡,從容面對施工工藝的變革。因為所有的資料數據都刻印在他的大腦里,大到木料模具,小到天井架螺絲型號,他每每如數家珍。
為把自己的技術經驗傳承下去,每有溜煤眼開拓任務,岳端憲便與年輕技術人員一起交流施工方案,并示范繪制施工圖,現場督導施工,不時進行技術指導,傳授施工經驗,使一大批掘進技術人才快速成長起來。他結合實踐撰寫的《交岔點施工煤倉硐室的嘗試》論文,被濟寧市授予煤炭工業協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安全是溜煤眼施工的唯一保障。岳端憲多年來已養成了習慣,施工前一定要到現場走上一趟,掘進時有什么隱患?工作重點在哪里?需要注意什么?生產需備什么料?他看過一遍,問過自己一遍,一切便了然于胸。年輕技術員問他有什么竅門,他總是笑著說:“沒什么,多用點心,多思考一點,習慣養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