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她以柔弱的雙臂支撐了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并把對家人的愛心無私地延伸到身邊的社區居民;作為社區的當家人,她和其他社區干部一起,成功保護了集體資產,帶領社區居民共同致富。近年來,溧陽市錢家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楊建琴先后獲得“江蘇省道德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等榮譽。日前,她又被評為溧陽市“十一五”道德模范。
1980年,楊建琴嫁到錢家村一戶四世同堂的家庭,成了這個十幾口人家的大兒媳。楊建琴的丈夫在外地當礦工,工資微薄,不能常回家。婆婆殘疾,小叔和小姑年齡尚小,楊建琴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白天,楊建琴忙完田頭忙灶頭,又要侍候婆婆、照顧家人,晚上,她經常熬到深夜加工服裝補貼家用,一年下來,她的體重降了近40斤。8年間,她先后為4個姑叔操辦了婚事。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楊建琴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久病床前有孝媳”的贊歌。外祖母年老體弱,平時很少下床,老人胃口不好,一般東西都吃不動,楊建琴想方設法為她開小灶。外祖母腸胃不好,經常鬧肚子,身上床上全都弄臟,楊建琴幫她擦洗得干干凈凈。
2005年,原本就殘疾的婆婆不幸得了尿毒癥,每周要做兩次血透,還要補蛋白、補血、補鈣,一個月花費幾千元。對此,楊建琴沒有要姑叔分攤,而是獨自擔起了救治婆婆的重擔。2006年,她借來為女兒辦婚事的8000元錢,也用作了婆婆的治療費。
身為社區居委會主任和黨支部書記,楊建琴對全社區居民同樣關愛備至。一場大火,將拾垃圾為生的朱老太多年積蓄化為烏有,楊建琴湊到1350元塞給了老人。五保戶錢海林病重,楊建琴主動掏錢為他買營養品,并經常端茶送水到老人床邊,直到老人去世。“好媳婦”成了楊建琴的代名詞。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楊建琴上任初,村里負債近2000萬元。楊建琴帶領支部和村委一班人夜以繼日追討欠款,成功收回3000多萬元集體資產。同時,她帶領社區干部積極開展勤政廉政樹形象活動,賣掉了社區的3輛公車,節省開支100余萬元。近年來,社區先后投資400多萬元修路、建菜場和老年文化娛樂設施,投資近800萬元用于養老補貼、醫療保險、優秀學生獎學金、慰問困難家庭等公益事業。村民富了,矛盾少了,鄰里關系和諧了,楊建琴在群眾中的威信越來越高,社區工作也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