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陰陽互轉,順逆共存。順境時,應謙謹,逆境時,要奮起。堅韌不拔,愈挫愈銳才能把壓力變動力,把厄運變轉機
編者按:
他是中國的“果汁大王”,一手挽救了瀕臨倒閉的縣辦水果罐頭廠,打造出“匯源”神話;他又是個備受爭議的企業家,喊出“企業當兒養當豬賣”的商業理論,被諸多聲稱要保護民族品牌旗幟的人握作把柄。
一場可口可樂并購案把他推向輿論的風口,攻擊者有,扼腕者也有。作為當事人的他卻選擇沉默,埋頭做事。他說,順境時要謙虛,逆境時更要奮起。
他是朱新禮,匯源當家人。近日,朱新禮接受《英才》雜志專訪,就匯源的發展動向和作為企業家的自己作出剖析。在他看來,并購失敗,匯源依舊有實力。他自己也仍堅持實誠做人,安心做事的原則。對于外人評價的“獨斷專行”,他稱很滿意這一稱謂,并表示,也會勇敢承擔這背后的責任。
以下是其訪談摘錄。
朱新禮:
(可口可樂)并購案被否確實出乎我的意料。當時,匯源計劃把交易所得的25億美元和籌備的一些基金結合起來,投入到飲品上游產業——建設水果基地、加工廠、果苗培植、果園開拓、有機農業等,大力發展中國的農業,并且已經開始實施這一計劃。如果成功,我相信最終可以創造上千億的社會財富。
但是事與愿違,并購案被否打亂了所有的計劃,匯源不得不重新拾起即將交給可口可樂的果汁銷售業務,不得不同時兼顧上下游。在這種情況下,匯源又面臨資金和人才團隊等新的挑戰和抉擇,這對匯源來說,影響和損失都很大。
既然事情已經不可逆轉,那就重新調整戰略,在彌補損失的同時,把上下游都做好。所以過去的兩年,我比之前的17年創業都累,不光是身體的累,精神更累。我的時間都是用每分鐘來計算,光電話會議2009年就開了90多個。現在匯源新的戰略布局已經完成,預計2011年產業上下游都有一個快速的發展與增長。
雖然匯源在全國25個省區市創建了50多家現代化工廠,銷售服務網絡基本遍布全國,構建了一個全國性的果汁產業化經營體系,但匯源并沒有任何盲目擴張,相反,是戰略性布局和擴張。我們在全國鋪開的目的,既是為了降低物流成本,又能保證很好的產量規模。況且因為水果資源的局限性,果汁行業的競爭很快就會轉入上游原材料基地的競爭。搶占了先機,才更有競爭力。占據上游,是匯源最大的優勢,再加上包裝優勢、規模優勢、品牌優勢,競爭對手想超越匯源也很難。
人生在世,陰陽互轉,順逆共存。順境時,應謙謹,逆境時,要奮起。堅韌不拔,愈挫愈銳才能把壓力變動力,把厄運變轉機。雖然賺錢的交易未成,但仔細想想,可口可樂作為世界飲料巨頭,愿意出非常高的價錢購買匯源一塊業務,這本身不僅說明了匯源的品牌價值,更說明中國的果汁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這鼓舞我們不但要把上游做好,也要把下游做得更好。
這個時代,對企業家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企業家不是只為自己掙錢,還要肩負著社會責任,所以一個企業家要有自己的應變能力。面對壓力與誤解,到處表白自己的委屈沒有什么意義,不如安心把事做好。
做利國利民的事是一種快樂,這也是我19年來專注做農業的原因。每次去各個工廠,看到果農們從財務那里拿到錢眉開眼笑的樣子,我都有種滿足感,這就是快樂。
我的一個副總裁的父親前幾天剛剛去世。副總裁在家守候了一個多月回來后跟我說,他父親去世的前幾天,還記得十幾年前相隔200多公里我開車去過他們家,吃了兩個地瓜干面做的煎餅;記得我以后每年給他家寄慰問金。老父親曾經給我寫過一封感謝信,因為字寫的不好看,副總裁沒有轉給我,他父親還很不高興。而且,病入膏肓的老人,始終擔心耽誤他的工作。所有這些事,都讓我非常感動。匯源改變了很多員工的人生與家庭,這種成就感帶給我的感動與快樂,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我出生在沂蒙山,門前是延綿數百里的沂河,沂蒙山人的性格既像山一樣的堅毅,遇到困難險阻從來不動搖、不退縮;又有水一樣的柔情,兼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我認為做人的本色就是實誠,不說假話,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另外,執著而專注是做企業永遠要保持的心態。
我也聽說過有人說我獨斷專行,我覺得那是不了解我。不過我可以解釋一下“獨斷專行”在我心里的定義。專行就是專注,匯源發展19年就是專行,只專注做果汁。獨斷是決策,雖然決策需要大家討論,但最終企業只有一個責任人,我要承擔100%的責任。當然獨斷之前,我肯定會有充分的了解和調查。所以從字面上看,“獨斷專行”是個貶義詞,但實際上我還挺高興,因為獨斷專行背后的是責任,我愿意承擔這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