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才俊參軍報國的成千上萬,可完全靠著自己努力從普通小兵升到師級軍官的寥寥無幾;退役軍人轉業地方的成千上萬,可敢于放棄入仕良機單槍匹馬闖蕩商界的寥寥無幾;熱血男兒激情創業的成千上萬,可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還志存千里投身地產界的同樣寥寥無幾。將這幾項“寥寥無幾”集于一身的,就是遼寧江蘇商會會長、遼寧大為羽豐房屋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祥洪。
30年的軍旅生涯,將周祥洪這個南方人鍛造出一身的錚錚傲骨,培養了他特立獨行、大開大闔的軍人品格。正是由于這樣的性格,周祥洪看不慣某些人的溜須拍馬、爾虞我詐,毅然掛印而去。果敢、好學、冷靜,周祥洪僅憑區區30萬元啟動資金,八年里打拼出億萬身家。立足遼沈大地的周祥洪并不滿足,推動遼寧與江蘇的經濟交流,推動兩個故鄉共同發展,則是他追求的目標。然而自小在江南的求學經歷,則將書卷氣息深深埋入他的骨骼和血液。詩詞歌賦、丹青水墨才是他的摯愛,槳聲燈影、小橋流水才是他夢里的家園。軍人、商人、文人,這就是周祥洪。
卅載軍涯煉傲骨
一日為兵終身不悔,對于一個17歲參軍入伍,將一生最寶貴的三十年奉獻給軍隊的周祥洪來說,部隊曾經就是生命的全部。1968年,在那個最為動蕩的年代,初中畢業的周祥洪選擇了參軍。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不甘落后的堅毅性格,再加上扎實的文化知識,周祥洪在部隊脫穎而出,順利提干。從1972年開始,周祥洪歷任排長、副指導員、組織干事、組織科副科長。1983年,年僅32歲的周祥洪就擔任了團政委。
周祥洪所在的解放軍空軍工程兵某部,負責修建軍用機場。跟著部隊,周祥洪走遍了祖國的西北、華北、東北。軍用機場大多地處偏僻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周祥洪和部隊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建出一個個精品工程。1989年,周祥洪所在部隊負責修建深圳機場,他們創新拉槽工藝,大大節約施工時間,再加上嚴格的管理、過硬的施工,短時間高質量完成了任務,創造了部隊機場建設的“深圳速度”,因此周祥洪及其部隊榮獲集體一等功。
身為政委,就是與人打交道。在工程兵部隊擔任政委9年之后,周祥洪調到沈陽軍區空軍導彈某部隊任職。到了這個部隊不久,恰逢單位分房,一個曾經扮演過我軍某元帥角色的轉業干部、知名演員,仗著酒勁無理取鬧。就在大家束手無策之時,周祥洪出現了,不怒自威的氣勢讓鬧事者知難而退。周祥洪樹立權威,靠的不是軍銜官職,而是以身作則的行動,獎懲有道的理念。他的到來,改變了評優提干靠送禮的歪風邪氣,切實解決了士兵軍官的后顧之憂,每年的大年初一,周祥洪都要冒著大雪驅車幾百公里下部隊。通過整整一年的努力,這個單位在空軍連續四年被評為先進,并在1996年榮獲集體三等功。
在部隊如魚得水的周祥洪,遇到了人生重大抉擇——退役。擺在周祥洪面前,可供選擇的道路有很多,根據他的軍齡軍級,完全可以轉業到地方政府機關擔任廳局級干部。然而,周祥洪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堅決不去政府任職。
“不做大官做大事,是我當時最根本的想法。”周祥洪告訴記者,當時自己才46歲,在部隊做了20多年的政委,感覺自己尚有潛力。因此,不甘心像一些退伍軍官一樣,到地方某個部門做個副職,混到退休。“如果想當官我沒有必要這么早就退伍,在部隊尚有進步的余地,我是想找一片更能發揮我自身價值的天空。”1997年,周祥洪轉業到了遼寧,他選擇了遼寧省信托投資公司。
到了地方,周祥洪面對的是他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在部隊,周祥洪是政委,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所在的工程兵部隊,負責的是修建軍事設施。而到了遼寧省信托投資公司,分配給周祥洪的任務則是資產盤活。“資產盤活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其實就是追繳不良資產,就是收回那些多年收不回的陳年舊賬。”面對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周祥洪并沒有退縮,他努力開始自學。在單位天天翻賬本,一有機會他就向專家、老師請教,逐步掌握經營方法,熟悉專業知識,在此期間還認真閱讀了《資本論》。“當時信托公司所負責的不良資產總共16.2億元,債務人是誰,怎么欠的,誰投資的,能不能收回,一筆筆賬都要了解清楚。不翻賬不要緊,一翻翻出的不光是不良資產,更是許許多多的不良現象。”周祥洪告訴記者,理清了賬目之后,他開始發現很多不良資產背后的深層原因,關系錯綜復雜,千絲萬縷。
“所有的不良資產本身,都有人為的原因。領導的決策失誤、上級的行政指令,給國家造成了大量的損失,這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見。但是不正常的是,這些錯誤的行為,在某些人看來卻是一條生財之道,從而極力維持。”周祥洪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一項失敗的投資無法收回,在追繳過程中,本金是固定的,但利息卻可以商量,一些人就在利息上做文章,中飽私囊。幾年過去了,國家的錢要不回來,個人卻大發橫財。軍人出身的周祥洪不會做這樣的事,甚至不能容忍這樣的事。然而他的耿直,恰恰擋了很多人的財路。與此同時他也發現,僅憑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現狀,于是他只有選擇離開。
有了在信托公司的經驗與教訓,周祥洪再一次選擇崗位的時候更加慎重。這一次,他選擇了國有遼寧遠大集團,負責房地產開發。周祥洪之所以選擇房地產,不光是因為長期在工程兵部隊積累的專業知識和人脈關系,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很深的房地產情節。“房地產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社會和百姓都很關注。更加吸引我的是,房地產行業動大錢,做大事。別的行業能做幾百萬的生意就了不得了,房地產動輒就是上億元幾個億的項目。指揮千萬金錢,如同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這才是一項事業。”一心想著不做大官做大事的周祥洪,終于找到了一展拳腳的戰場。
巧借東風促發展
“50加30”,這是周祥洪創業的兩個關鍵數據。“50”指的是周祥洪在虛50歲那年,才創辦了屬于自己的房地產公司;而“30”指的則是當時他進軍房地產的啟動資金只有區區30萬元。
在局外人看來,周祥洪最初的嘗試頗為冒險。領導干部不能辦企業,周祥洪完全丟掉在遠大集團的領導崗位,自己創辦公司,一旦失敗就一無所有。另外一方面, 30萬元的啟動資金,對于周祥洪來說是傾其所有,但是對于投資房地產行業來說遠遠不夠。但是,只有周祥洪明白,自己其實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工程兵部隊服役多年,周祥洪與地方不少房地產企業形成了不錯的合作關系。對于房地產行業原本就不陌生,再加上遠大集團兩年多的磨練,使得周祥洪具備了進軍房地產行業的基本前提。于是在2000年,遼寧大為羽豐房屋開發有限公司誕生了,公司名稱取意于“大有可為,羽翼豐滿”。
“我們清楚自己的實力,僅憑30萬元想蓋房子根本不現實,因此企業創辦初期,我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房地產項目論證和前期策劃中,一方面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也在等待合適的機會。”依靠長期積累的資源,周祥洪和他的大為羽豐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一開始大為羽豐的房地產項目基本上采取聯建的方式,他們先在沈陽各地找尋合適的地塊,然后根據地塊特點拿出合適的開發方案。等方案成熟之后,再找有資金的企業聯合開發。通過這樣的方法,大為羽豐在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開發了多個項目。2000年至2001年,他們與遼寧信托投資公司合作開發了大連開發區海濱花園項目,與大連恒祥房地產開發公司合作開發了億泰花園項目。羽翼逐漸豐滿的周祥洪,已經不再滿足于前期策劃論證,他開始尋找突破口。
2002年,周祥洪終于等到了機會。小七路市場開發項目,進入了周祥洪的視線。經過對項目認真的消化和分析,他們發現了這個項目其實集中了多種優勢。首先是區位優勢,市場位于沈陽的鐵西區,交通便利,周邊還有家具市場、農副產品市場。其次,小七路市場改造項目符合當時沈陽市政府對于馬路市場的“退路進廳”的政策,在綜合配套費方面可以享受大幅優惠。這個項目還包括商業地產,建成以后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更加吸引周祥洪的是,這是一塊毛地,只需要繳納部分的土地出讓金,這樣就給了他資金運作的空間。
就在他們挽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后來通過了解得知,另一個企業同樣看上了這個項目,于是通過種種關系,企圖橫刀奪愛。他們做通了政府某些人的工作,利用資金沒有完全到位的借口,將周祥洪已經簽好的合同生生撕毀。這對于周祥洪來說無異于毀滅性的打擊,如果項目丟掉,不但前期的投資無法收回,還將面臨著逾期開發導致的巨額罰款,多年的努力眼看就要付諸東流。關鍵時刻,周祥洪破釜沉舟,利用以往積累的社會資源,迅速找到合作伙伴,通過股份制合作的方法解決了資金難題。然后他找到政府相關部門,據理力爭,最終使得項目起死回生,避免了雙重損失。這個項目,就是大為羽豐的開山之作——鴻基新都。
經歷了第一個項目的山重水復之后,大為羽豐接下來的發展之路就順暢得多。君臨世家、羽豐大廈、西江春曉等多個樓盤先后獲得成功,大為羽豐也獲得了滾動式發展。成立七年來,大為羽豐的發展理念已經初步形成,“堅守主業、打造品牌;量力辦事,合理布局;穩中求進,持續發展;延攬人才,匯集精英;十年生聚,做大做強。”目前的大為羽豐已經成為注冊資金2010萬元,以中高端精品住宅開發為主,以城市地標性商業寫字樓為輔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幼讀詩書氣自華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周祥洪身上再合適不過。他胸懷大志,不能做大官就要做大事,退伍時堅決不進政府機關,他正直剛毅,看不慣一些國企的溜須拍馬,不愿與人同流合污,哪怕是做出稍許的讓步。沈陽也許會多一個高官,但是肯定會少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然而這樣的性格,早在周祥洪幼年江南讀書期間,就生根發芽了。其中兩個老師讓他終身難忘,一個教會他做人,另一個教會他讀書。
讀初中那年,語文老師鞠軒官對周祥洪照顧有加。每當考試期間,鞠老師就讓離家較遠的周祥洪睡在自己的宿舍。一次作文考試后,鞠老師交代周祥洪看好試卷但是不能偷看分數,偷看扣5分。少不更事的周祥洪在同學慫恿下偷看了自己的分數——85分,這個在作文考試中算得上高分的成績讓周祥洪很是高興。然而在鞠老師宣布成績,報出“周祥洪,80分”的時候,只有周祥洪自己清楚發生了什么。響鼓不用重錘,就在這樣的點點滴滴中,周祥洪明白了頭上三尺有神靈,最難過的其實是自己這一關。
而一個私塾出身的李正揚老師,則培養了周祥洪對于詩詞的熱愛。“八月庭前梨棗熟”是周祥洪生平讀到的第一首詩。從此便愛上了讀書,愛上了書法。在部隊,他是儒將,投身商界后,數十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他對于房地產行業獨特的理解。
經史子集曾是周祥洪的最愛,丹青書法他也下了一番功夫。但是創辦大為羽豐之后,讀書寫字的時間少了,周祥洪就把對于書本的熱愛,轉化為對房地產事業的熱愛。每年周祥洪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到全國各地去考察。除了了解當地房地產行情外,各地風格迥異的建筑,所體現的城市風格,都讓周祥洪受益匪淺。“過去看到好的文章,好的詩詞會讓自己激動,現在則是好的項目,好的土地讓自己激情燃燒。”在周祥洪看來,一片土地就如同一張白紙,可以讓他繪制自己心中的圖畫。
如果土地如同一塊璞玉,如何雕琢才能最大程度體現出它的美,一直以來困擾著周祥洪。由于工作的關系,他經常往返于南京,站在秦淮河邊,感慨風景之美的同時,周祥洪也感到美中不足。“秦淮河是文化之河,歷史之河,整個城市與之配套的應該是淡雅如水墨畫一般,一味發展高層建筑,現代元素并不適合南京的品位。”建筑要適應當地文化底蘊,這樣的思想在周祥洪腦海中逐步形成。
“北方不同于南方,山地不同于河流。每一片土地都有其鮮活的個性,適合做成什么樣的產品也不盡相同。”這樣的思想,逐步影響了大為羽豐的開發理念。近年來沈陽的房地產市場在穩步發展,但是相比南方尚有差距,消費水平還停留在“有房住”的淺層次上。因此大多數的樓盤外形呆板,功能缺乏,小區綠化、環境也是能省就省。但是周祥洪覺得自己的樓盤不能這樣做,沈陽樓盤的品位不應該總是停留在低水平上。因此大為羽豐開發的項目,都是重金聘請同濟大學專家進行規劃設計和景觀布置,在周祥洪看來,海派建筑那古雅與現代統一的風格,才是最適合沈陽這座城市的。
壯志欲酬在千里
“最滿意的樓盤肯定是下一個,最成功的項目在未來。”羽翼逐漸豐滿的周祥洪想的更多的則是如何大有作為。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他都有著自己的規劃。而剛剛當選遼寧省江蘇商會會長的他,則在考慮如何加強兩省間企業家的交流合作。
在這個房地產行業普遍跌入低谷的寒冬,很多企業選擇趨利避害,周祥洪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在危機中應該采取逆向思維,在不可行中找尋可行的因素,哪怕有一線可行的希望也不妨一搏。目前大為羽豐開發的羽豐大廈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在如今商業地產普遍不好賣的時候,周祥洪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整層出售并且不辦按揭。在周祥洪看來,能一下拿出五六百萬現金買房的企業,必定實力雄厚,這才是羽豐大廈的銷售對象。這樣,未來的羽豐大廈將成為沈陽地區整體格調最高的寫字樓,也將成為成功企業的孵化器。目前,大為羽豐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沈陽、大連,然而周祥洪卻早已將目光瞄準了南方。南京、蘇錫常、上海更是他向往的戰場。
17歲參軍離開故鄉,在外打拼了40年。雖然泰興老家還經常回去看看,但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總會感到一絲孤獨。因此對于家鄉的人和事,周祥洪總是打心里感到親切。遼寧江蘇商會2008年剛剛成立,周祥洪被一致推選為首任會長。這個只有責任沒有回報的“官職”,讓周祥洪感到了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剛剛起步的遼寧江蘇商會,已經制定了三年規劃。在周祥洪看來,有三項工作必須完成。第一件事是在2009年召開一次蘇商遼寧投資大會。江蘇有很多實力雄厚的企業,不少企業有對外投資的迫切需求,而遼寧是資源大省,工業強省,兩省強強聯合,可以獲得雙贏。其次是建設遼寧江蘇工業園區,周祥洪介紹,遼寧政府已經同意拿出三千至五千畝地,引入江蘇的投資者,采取江蘇的管理模式,預計總投資額將高達60億元。最后就是在大連建一座江蘇大廈,建一個打拼在遼沈大地的江蘇人的家。
“有人說商會不應該是富人俱樂部,我恰恰認為商會不但應該是富人俱樂部,更應該是富豪俱樂部。”在周祥洪看來,只有眾多富豪加入到商會,才能壯大力量,才能為遼寧江蘇兩省的經濟交流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手記:六十歲的人,二十歲的心臟
第一次遇見周祥洪,是在2008年最后一天的早晨。沈陽的室外最高溫度才零下8度,被棉衣棉褲裹得嚴嚴實實的筆者,依然凍得瑟瑟發抖,而周總只一身西服、毛衣就出門了,讓人不得不感嘆,當兵的人到底不一樣。
不斷的接觸中,周祥洪總給人留下一種感覺,這個年近60歲的男人,有著小伙子般的激情和活力。他在2009年的愿望,不是賺更多的錢,蓋更多的樓,而是要努力學會開車,學會滑雪。對塞繆爾•厄爾曼的美文《青春》的解讀,他也是脫口而出:“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熱的戀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如此銳氣,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
放棄鐵飯碗創業,同樣展現出周祥洪的激情一面。現在看來他這一步走對了,然而在當時也是經歷了一番思想周折。他自創的一首七律,頗能表達當時的心境:“昔慕項籍嗤祖龍,老大卸甲道欲窮。謀事坎艱難甚,放船何處借東風。詩書不讀遭蟲噬,卅年轉戰夢亦空。身世飄零剩傲骨,不向劉季討顏容。”周祥洪解釋道:他小的時候羨慕項羽,羨慕他看不起秦始皇的豪氣,然而人到中年事業卻陷入困境,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卻無人幫助。熱愛的詩書沒時間去看,三十年的軍旅生涯也面臨轉業。自小離家身世飄零,練就一身傲骨,卻怎么都不肯向困難低頭。周祥洪自嘲當時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或許正是這樣的心境,給了他辭官而去的勇氣,給了他五十歲創業的動力。
即便是做到了公司董事長,當選遼寧江蘇商會會長,即便是年近六旬,到了子孫繞膝的年紀,周祥洪仍不愿放棄。遼寧大連是他的根據地,他還要把事業做到上海、江蘇,更要為遼寧和江蘇商界的交流出力。高官得做,腰纏萬貫,這都算不了什么,人到六十歲還有一顆二十歲的心臟,才是最令人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