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姐姐得了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年僅3歲的弟弟給姐姐移植了112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昨天,那個原本流淌著A型血的女娃,終于走出了省千佛山醫院潔凈病房,住進了普通病房,此刻她的體內流淌著的是AB型血,她弟弟的血型。

姐姐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轉入普通病房。
女孩僅11歲 患重型再障
36歲的胡江波和41歲的沈文建來自臨沂市沂南縣農村,兩人均務農。去年10月份,上小學4年級的女兒涵涵被確診患了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沈文建夫婦從此踏上了給孩子治病的路。
今年6月份,涵涵被送到省千佛山醫院血液內科。至今科主任畢可紅仍記得涵涵來時的樣子:臉色臘黃、發燒,皮膚黏膜有出血點,涵涵仍感渾身乏力,還有腹瀉癥狀。胡江波說,他們夫婦一開始也沒想到,3歲兒子的配型與女兒居然是全位點相合。
3歲弟弟配型成功
7月15日,涵涵住進血液內科潔凈病房,進行移植前的準備。6天后,弟弟強強開始服用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動員平時儲存在骨髓里的造血干細胞增殖。
7月25日,坐在媽媽的懷里,強強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成為我省截至目前最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主任醫師黃寧說,“這次采了56毫升,大約花了4個小時。”次日,醫生又采了56毫升。
而讓醫生感覺有點難度的還有兩姐弟的血型。姐姐A型血,弟弟AB型血,這意味著弟弟的造血干細胞進入姐姐體內后,一開始不會被“接受”,姐姐新生長出來的白細胞等,會被其自身的抗體破壞掉。
但是移植后第13天,涵涵體內白細胞首先生長出來,并達到安全線以上;移植后第18天,涵涵體內血小板穩定到安全線以上;8月13日,醫生發現,涵涵體內的紅細胞也生長出來。“而不少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走出潔凈病房的時候,紅細胞還沒有長出來,涵涵也是個奇跡,很少見。”黃寧說。

姐弟倆一起在病床上玩。
女孩A型血成了AB型
昨天,涵涵走出了潔凈病房,住進了普通病房。主任醫師黃寧說,“一般來說,供體越年輕,細胞增殖能力越強。早上血型檢查顯示,姐姐如今也是AB型血了,和弟弟一樣。”
昨天上午,母親胡江波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治病,不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對于涵涵來說,她還將在普通病房繼續治療兩個多月,因為這段時間可能會出現急性排異,需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