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是山東女子學院2011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家長們帶著自己的孩子陸陸續續來到學校,不時地叮囑幾句。在報到窗口,一名女生攙著一位雙目失明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
【現場】
女大學生帶著盲父來報到
記者交談得知,女孩名叫李金苓,今年20歲,山東滕州人,以517分的成績考入山東女子學院學前教育的本科專業。李金苓身邊的老者名叫李長有,今年62歲,自幼雙目失明,15歲開始賣藝乞討,一生未娶。
“爸,咱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李金苓扶著李長有走到休息處的一長凳前坐下,自己去完成報到手續。“一生未娶,從哪兒冒出的閨女?”有人問。“金苓其實不是我的親閨女,但是比親閨女還要親。”李長有說。
【回憶】
盲人乞丐路邊撿到一個女兒
李長有說,1991年臘月的一天,天空飄著小雪,時年42歲的他乞討完走在回家的路上。當走到滕州城西一處僻靜的地方時,忽然傳來一陣哭泣聲。李長有順著哭聲走去,走了20多米,他感覺腳上碰到了什么,伸手摸去,是一個紙箱子,箱子里鋪了幾件衣服,箱內的嬰兒手腳已被凍得冰涼。李長有將嬰兒抱起,嬰兒立即停止了哭泣。
李長有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將這個嬰兒帶回家,撫養她成人。李長有說,雖然他知道他連自己都有可能養不活,但從抱起這個嬰兒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有了打算:只要有一口飯,也要喂活這個孩子。為了這個決定,李長有艱難付出了20年。
【艱辛】
為讓女兒上學,他不惜傾家蕩產
2000年,李長有和李金苓迎來了他們父女倆最困難的一年,這一年,已滿8歲的李金苓到了上學的年齡,一年100多元的學費足以讓靠賣藝乞討為生的李長有傾其所有。然而,聽到小金苓渴望讀書的聲音,李長有橫下心拿定了主意: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就算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去上學。
接下來的時間里,李長有出門更早、回家更晚,希望能多討點錢。“爸爸,我也跟你去討飯。”小金苓長大了,紅著眼睛對爸爸說。李長有不想讓女兒從小留下陰影,只好撒謊:“不行,你會給我添麻煩的。”他只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跟別的孩子一樣的生活。
【誓言】
“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大學去”
有書讀的小金苓非常爭氣,一抱到書本就如同癡迷一般不肯離手。她知道,報答父親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讀書。高考前夕,住校的李金苓高燒不退,她咬著牙堅持走上了考場。高考結束,得知女兒帶病上考場的消息后,李長有撫著她的頭發,哭了。
8月份,李金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平時挺開朗的她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她心里反復考慮著一件事:她獨自求學,父親的生活便無人照料。
“爸,你跟我一起上大學吧,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大學去!”李金苓堅定地說。就這樣,她懷揣著500元錢,帶著雙目失明的父親從老家滕州來到了濟南。
李長有父女倆的事跡被濟南一家企業得知后,該企業為李長有租賃了長清樂天小區的一套兩室住宅,租期為4年,一直到李金苓大學畢業。山東女子學院黨委副書記宿建沛也表示,學校將接過社會愛心傳遞的接力棒,在學習、生活、經濟上給予李金苓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讓她能夠安心、健康的成長。目前,李金苓已經領到學校免費提供的被褥、軍訓服,即將開始她的大學生活。
【相關鏈接】
盲父李長有“感動山東”
“貧窮、艱難、孤獨,他在行乞路上義不容辭的托起一個飄零的生命,從此注定了平淡一生也絢爛一生。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但有一種光明卻照亮了我們的靈魂。”盲人李長有的愛心義舉催人淚下,蕩滌人心,堪稱和諧社會的楷模。2007年1月,李長有當選為“2006年感動山東十大人物”。
此外,李長有還被評為棗莊市道德模范、滕州市“善國之星”,2009年還入選“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