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芳真好,既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又照顧殘疾小叔子。”在臺兒莊區馬蘭屯鎮林橋社區“道德講堂”上,聽了社區好媳婦張士芳講述十年如一日照顧婆婆和小叔子的事跡后,大家感慨地說。
今年,臺兒莊區把“道德講堂”建設作為加強“四德工程”的載體,推進鄉風文明行動的開展,各鎮街依托機關禮堂和行政村居人口學校建設“道德講堂”,用群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講堂辦成了大家的講堂,每個人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從而賦予了講堂鮮活的泥土氣息。
為增強“道德講堂”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各“道德講堂”農忙時每月開展一次活動,農閑時每月開展兩次活動,通過反復講、經常教、常態化,讓講道德成為習慣,從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大量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模范,深深教育了干部群眾,紛紛上臺暢談自己的感想和感受,在臺兒莊農村營造出一個“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8-28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