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雖天賜,事業在人為。滕州市濱湖鎮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科學利用資源,搶抓機遇,拓出了一條“文化養生、旅游富民”之路。他們在保護生態文化的同時,努力挖掘、復興歷史文化,形成了大文化旅游的“一體兩翼”新模式,在魯南大地上,為棗莊市“以臺兒莊古城為龍頭、以國家濕地公園(滕州濱湖)為龍身、以古城鎮文化為龍魂”的東方龍文化大景觀的完整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的做法值得肯定,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他們的模式也值得借鑒。
□尹繼信
真情脈動
位于滕州市西北部的濱湖鎮,地處微山湖東岸,是一個擁有90個行政村、占地面積149平方公里的大鎮。近年來,濱湖鎮黨委、政府在滕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為民、惠民、富民、健民、福民、樂民”為主旨,勤奮耕耘,大膽探索,精心謀劃,積極創建,拓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都市型鎮村發展之路。他們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努力尋找文化特勢,強力營造發展大勢,積極推動提升趨勢,根據水陸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實的特點,大手筆繪發展藍圖,大智慧做結合文章。他們以保護建設生態文化為主題,感90平方公里的濕地湖泊和12萬畝野生紅荷的“天賜”之恩,強力啟動了“保護生態、科學開發、回報社會、惠及民生”工程,使“濕地之鄉、紅荷之都”揚名國內外。濱湖人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也吸引著八方嘉賓,濱湖人的真情、熱情、豪情深深打動著國內外游客,湖泊里的美景美食美味也讓人們流連忘返,有歌為證:
濕地紅荷,千里碧波,魚鳥歡歌。南北睡蓮,古滕之光,林下沼澤。這里是天然氧吧,這里有白鷺紅荷。湖岸綠林舞春風,湖中鵝鴨高聲和,撒網的漁哥瞇瞇笑,收獲的漁姑放聲歌:享受生態來濕地,品味美麗觀紅荷。微湖香粥荷花蛋,魯班草堂飯菜香,清澈湖水賽礦泉,山珍湖鮮細品嘗。哎嗨哎嗨幺爾幺,這人間仙境多美好,滕州濱湖倍兒棒,倍兒棒。
大愛惠眾
交通便利是濱湖鎮的一大優勢:104國道貫穿全鎮南北,滕港路、滕濱旅游專線與104國道、京福高速、京滬高鐵相連;西部湖岸線全長55公里,沿線有4座港口,西距京杭運河主航道僅7公里,水路交通可直達江浙滬等地。資源豐厚是濱湖鎮的又一大優勢:境內煤炭儲量約15億噸,石灰石約26億立方,山沙資源約16億立方。水資源更是讓人艷羨不已,微山湖良好的生態和甘甜的湖水,滋潤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使這里的山水田林均有了靈氣。為了全面推進景區的發展和提升,鎮黨委邀請了知名專家——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原副局長賈春峰等專家對濕地生態文化進行了考察和系統策劃,賦予各景點新的文化內涵,并給予“天然氧吧、美麗一極、綠色湖品、旅游勝地”的定位,且提出了“游濕地、賞紅荷——享受生態;逛古城、拜班墨,快樂生活”的口號,增添了人文色彩,豐富了觀賞內容,提升了文化品位。
但是,隨著名聲遠播和人氣上升,濱湖鎮黨委感覺出了另一種短缺,這就是興致勃勃的游客留下來、住下來、長期享受生態文化的愿望難以實現。為什么?游人吃住行文樂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于是,“一條龍”服務設想成為黨委一班人日夜苦思的問題。答案是有的,也十分好找,但資金問題不能不說是一個瓶頸。經過考證、座談、論辯和理性分析,濱湖鎮黨委、政府決定再破瓶頸,實現超常規、跨越式、彈跳狀發展。毅然提出了“大勢、大愛、大手筆、大跨越、大文化”的思路,以“民生、發展、快上”為基點,將“富民強鎮、奉獻社會”這篇文章做成、做大、做活、做實、做新。2012年6月,濱湖鎮強鎮擴權工作全面啟動,全鎮人民在黨委、政府的率領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啟動了“文化旅游衛星城、科學發展示范鎮”的構建工程。他們立足湖、山、港、路、礦、林、景等資源優勢,順勢而為,應勢快為,提出了以建設全省一流強鎮為目標,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最快的速度將濱湖建設成布局科學合理、配套設施完善、自然生態良好、旅游特色鮮明、文化品位高端的宜居、宜游、宜商、宜文的現代化名鎮和滕州市副中心城市。打造省內唯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勝地,建設省內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和臨港沿運產業區,形成集文化領航、休閑度假、旅游觀光、會務接待、實踐基地、生態保護、傳統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復合型高端文化旅游、文化養生、文化窗口基地。高定位是濱湖人的一大亮點,高檔位是濱湖人的一大力點,高品位是濱湖人的一大訴求點。伴隨著農家樂、漁家樂等特色餐飲項目的豐富,景區商務服務區、旅游客運站、湖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設也呈現出了快速推進的趨勢。
春雷轟鳴
在生態旅游主題之下,又一個文化工程橫空出世,全面啟動,這就是被稱為魯南明珠的微山湖古鎮建設項目,她是按照棗莊市三大戰役總體部署實施的重大項目,是省市三級文化旅游重點項目。濱湖鎮黨委書記孟祥磊介紹說:項目瞄準全國一流定位,按照發展微山湖濕地“大旅游”的思路,高起點、高品位、高標準建設新型文化旅游城鎮的基本要求,強力開辟大文化陣地,讓“滕國”故事拴住人心,讓墨子學說昭示今人,讓魯班精神發揚光大。此項目的落地,使濱湖“一體兩翼”的鳳凰形文化架構快速形成。一體:即富民興鎮、惠民興市;兩翼:即微山湖濕地和大文化古鎮。“一體兩翼”共同形成了一個文化主題:即文化養生、精神升華。生態文化和古鎮文化相得益彰,互映輝煌;強身健體與精神和潤合而為一,共發光亮。一個龐大的文化營養體的誕生,使熱心的游客小住、暫住、多住甚至常駐皆成為現實;使愿意來此地投資、經商或居住的商家、友朋創業休閑成為可能;使當地的市鎮群眾在熱心服務的同時,共走致富之路暢行無阻。
匯千年文化,造萬載經典。在這里,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和魯班的“創業、敬業、專業”精神會感染人們;在這里,儒釋道也會向來者闡述他們的經典理念;在這里,滕國公、孟嘗君、奚仲也會因您的到來而翩翩而至;在這里,以《二十四孝》為載體的孝文化也展現出時代的光輝;在這里,梁祝的故事、紅荷仙子純真愛情的歌聲也乘著湖風抖動美麗的翅膀飛進您的心間……
古鎮、古典、古韻、古事;生態、生活、生存、生命;發現、發明、發揮、發展——匯成一股強勁的力量,推動著濱湖人民不斷向前。打造中國旅游度假、文化養生產業示范區是其建設目標,建設新型的城市會客廳、游客快樂地是其基本要求,傳播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滕州精神是其基本責任,造福一方、快樂萬眾是其根本宗旨。產業區由七大區域組成:東方文化產業區、綜合服務區、運河商貿文化區、旅游度假區、養生休閑服務區、健康養老區、兩岸經濟商貿區等。
和者聲聲
古鎮建設項目,在滕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不僅得到了棗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更得到了全鎮12萬人民的積極響應。一期工程繁重的拆遷任務僅用了十幾天就全部完成了,創造了令人吃驚的濱湖速度。經過招標等法定程序,該項目由國內知名文化旅游創意企業——云南匯通古鎮文化旅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全面策劃、投資、建設,計劃投資100億元,占地3000畝,規劃面積200萬平方米,分5年6期開發實施,明年8月完成一期的展示區建設,具備相應接待能力;三年內形成古鎮規模,2017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設任務。項目進入成熟期后,年可接待游客800萬—1000萬人次,帶動旅游綜合收入年超過15億元,直接提供崗位2000個,間接解決就業崗位30000—50000個,使“一體兩翼”的宏偉架構托起這一歷史性的龐大的“文化養生、精神升華”工程,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在魯南大地上,將完整形成以臺兒莊古城為龍頭、以國家濕地公園(滕州濱湖)為龍身、以古鎮文化為龍魂的東方龍文化大景觀。屆時,在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明昌明之邦”的班墨等歷史名人故里,一座“齊魯文化旅游新驛站”,一個“人文復興新典范”將傲然屹立,它將以班墨文化為靈魂,薈萃齊魯文化、國粹文化,讓人們在文化體驗、自然觀光、休閑娛樂、會議演藝、古典文化教育中感悟人生,綻放生命光彩。
目前,微山湖古鎮建設已拉開帷幕,面對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傾聽著建設者們的心聲,感悟著一代創業者的氣魄、境界和不斷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們不禁感嘆:濱湖鎮抓住了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更進一步堅定了濱湖人的信心,提振了濱湖人民的精神。這個曾經獲得過“全國文明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山東省旅游強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和諧鄉鎮、全省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生態鎮、文明鎮、和諧鎮,一定會用智慧和汗水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轉載于大眾日報2012-11-21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