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創新發展助推經濟轉型
◆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達32.15%◆一季度地方工業增速居全省首位
4月10日,在東營?萍瘓F天東制藥公司,副總經理李榮高興地介紹抗凝血藥肝素鈉:“這種藥是由我們企業自主研發的,原料1公斤大概在兩三萬元左右,經過科技加工后,1公斤能賣到12萬元到15萬元。”
山東?苹ぜ瘓F是以石油化工、氯堿化工為主的綜合性化工集團,近年來著眼于藥物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去年醫藥產業雖只占集團銷售收入2%,卻貢獻20%的利潤。
?谱鳛閭鹘y產業的典型,其產業轉型是東營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縮影。
東營是典型資源型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產業結構因此打上了“黑色”烙印——石油工業一枝獨大,結構嚴重失衡。近年來,東營圍繞“藍黃”國家戰略實施和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實施雙輪驅動戰略,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業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
轉型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東營先后成立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及“生態谷”等創新平臺,與山東大學、天津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建設創新孵化器面積達52萬平方米,高新技術企業達88家,建成5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重點實驗室和10家院士工作站。日益強大的創新實力,成為東營工業轉型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推手”。該市圍繞化工、橡膠輪胎、紡織等九大傳統主導產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優化要素配置,突出發展重點,讓傳統產業魅力再現。截至目前,傳統產業80%以上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與此同時,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政策引導扶持和技術創新支撐,推進實施了泰克拓普10萬臺LED智能化植物生長箱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從資源依賴、投資驅動型,向內生增長、創新驅動型轉變。
2012年,東營工業生產總值和主營業務收入雙雙突破萬億大關,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達到了32.15%。今年一季度,東營市地方工業繼續以23.7%的增長,增速居全省首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3個百分點。(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04-12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