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
400萬志愿者擦亮“美德山東”
12月9日上午,一場特殊的婚禮在棗莊市中區馬莊教堂舉行。24歲的殘疾人小伙孟凡偉迎娶了他美麗的新娘,而全程為他操持婚禮的,是來自棗莊義工聯盟的30多位志愿者。
小孟早年在南方打工,高空作業時不慎摔下造成雙腿殘疾。去年6月,他在網上向義工聯盟求助,自此,從康復訓練到后來在淘寶網上開店,得到了諸多幫助。“志愿者們改變了我的生活。”小孟說。
“市民已經認可‘棗莊義工”品牌,對‘志愿者’這個名稱充滿信任。”棗莊義工聯盟會長汲春鋒說,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通過朋友,找到聯盟、加入聯盟,“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已成為一句城市流行語。
不僅在棗莊,在整個山東,400萬志愿者隊伍已遍布城市鄉村,深入百姓生活,托舉起了“美德山東”的閃亮名片。
通過品牌引領示范作用,全省志愿者品牌群星閃耀。團省委聯合省地震局組建的“山東省地震救援志愿者”隊伍,目前注冊志愿者18萬余人,其中專職人員4萬余人,占全國專業地震救援注冊者總數的一半;由大學生與中小學學生家長們組成的“平安行志愿者”,已達到3萬人,在中小學校門外和交通要道,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全國首家“節能減排志愿服務總隊”,通過開展“隨手節能”等活動,有效推動節能減排觀念深入人心。
“400余萬志愿者中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注冊志愿者有337萬人,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志愿者品牌,并形成了社區建設、應急救援、大型活動、扶貧開發、環境保護、海外援助六大品牌方向。”省青年志愿者協會理事長謝寧介紹,截至11月,注冊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總人次9008萬,志愿服務總時數13.8億小時,“一對一”長期結對194萬對,志愿者服務站(服務中心)6.7萬個,服務基地5萬個。
“志愿者已由一種身份,上升為一種價值觀念,轉化為一種生活方式。”謝寧告訴筆者,他們正完善機制,推動志愿服務向常態化、專業化發展。而為了更好地支持各級青年志愿者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省青年志愿者協會在今年12月創設了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基金,首期共募得資金1000萬元,為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12- 11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