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濟南市政協委員劉沂珍
作為省實驗中學的省特級教師、化學教研組組長,濟南市政協委員劉沂珍28年如一日,勤奮耕耘在教學第一線,講課力求簡潔生動有趣,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勇于創新、勇于挑戰權威,讓課堂活起來,讓孩子更加聰明起來。她的化學課堂深受學生們歡迎。
在多年的班主任、年級組長工作中,劉沂珍不斷總結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積極組織帶領年輕班主任參與探索“不同類型學生”的教育方法,并開展了相關課題研究。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創造性地開展家庭教育調研分析,為問題學生的轉化做出了積極努力,贏得了家長的高度信任和支持,使“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近3年來,劉沂珍和幾位班主任共同合作,重點跟蹤記錄了多位“問題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并結合相關理論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思考,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研究成果,并于2010年8月通過了濟南市十一五教育規劃課題《問題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分析及應對策略》的鑒定。課題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2010年學校暑期組織的《走進學生》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劉沂珍向學校領導和全體班主任作了典型發言,引起廣大教師的共鳴,為問題學生教育提供了很有借鑒的資料。
“平凡而又偉大,辛苦但卻很快樂。”愛琢磨問題的劉沂珍對自己的教師生涯如是評價。
作為一名教育界別的委員,劉沂珍積極履職,身體力行,擦亮“政協委員”牌子。劉沂珍學習的專業理論是化學。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情感價值觀,她在化學教學課堂上會經常提及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環境保護知識,她翻閱了大量關于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資料,向學生們介紹。當問及同學們自己所處城市的垃圾處理方式時,讓她感到驚訝的是,孩子們沒有一個能回答出來。為此,劉沂珍去年11月與學校張愛梅主任直奔濟南市生活垃圾處理廠進行調查,撰寫了《關于濟南市目前面臨海量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與建議》的提案,提出了全民關注生活垃圾處理等建議,引起城管局的高度重視,為促進濟南市盡快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讓更多市民、更多學生關注生活垃圾的科學處理方法及意義起到積極作用。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針對校園周邊飲食攤點的餐飲管理現狀,劉沂珍在校園周邊多次調查,提出了《關于校園周邊餐飲環境整治的幾點建議》的提案,促進了校園周邊飲食環境的改善。
噪音污染,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尤其針對城市商業噪音污染問題,劉沂珍多年前就開始通過提案提出建議。2010年初,劉沂珍再次以提案《建議加大對我市商業經營噪音污染的治理力度》形式反映到是政協全會上。提案撰寫過程中,劉沂珍曾多次用電話協調溝通,還跑到噪音產生現場進行溝通和說服引導。
濟南市西部城市綜合體的開發建設,涉及到西部教育規劃問題。為了配合濟南市民盟的西部教育規劃調研,劉沂珍結合教育廳的相關文件,編寫了相關調研提綱,并與調研小組深入調研咨詢,為完善西部教育規劃積極建言獻策。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是劉沂珍與張愛梅主任等幾位民盟成員定時作義工的場所。在那里,劉沂珍是眾多孤兒的媽媽,又是和藹可親的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個個快樂而又繁忙的時光。傍晚,與孩子們依依惜別,劉沂珍總是期待著下次再來與孩子們相見。回家的路上,劉沂珍和同事們商量著下次如何與孩子們相處。
劉沂珍時刻提醒自己,自己不僅是一位媽媽,更是一位教書育人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