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洪星正在照顧他的父親。
這是泰安市岱岳區省莊鎮西苑莊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院子里高大的梧桐樹見證了這個家庭的悲歡離合。19歲的張洪星在這里長大,即將去天津上大學。他身患殘疾的爸爸被診斷為“馬凡氏”綜合征晚期,生命只剩半年的時間。縱然心中有萬般的心疼和不舍,從爸爸身上,張洪星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樂觀和堅強!
“你們要短期工嗎?”高考剛結束,張洪星敲開了泰安市許多大小飯店的門,現在,他在一家拉面館做后廚。每天晚上11點下班后,他會騎電動車40分鐘,從市里趕回農村的家,工友都覺得不可思議,只有張洪星自己知道,省下幾百元的住宿費對這個家庭是多么重要。
張洪星從小沒有媽媽,他的父親張忠先天殘疾,背部和腹部骨頭都已嚴重變形隆起、心臟嚴重下垂。父親靠蹬三輪將張洪星養大。
張洪星家的客廳光線陰暗,滿墻的獎狀卻將墻壁裝飾得金碧輝煌,他年年是學校的三好學生,今年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學,這讓張忠很欣慰。“想起有這么個好孩子,還是很幸運的。”張忠說。
張洪星記不清楚多少次的深夜爸爸被救護車拉走,這個時候,姑姑總是牽著他的手在后面一路追到醫院。“擔心哪次爸爸挺不過去。”張洪星說,高考前的幾個月,爸爸病情加重住進ICU病房,最后挺了過來。讓他感動的是,爸爸醒來后跟他說,“別人得這個病頂多活到40多歲,我已經51歲了,已經很幸運了。”
張忠最大的心愿是想去外地看一看,這成為張洪星心中的牽掛。他說要幫爸爸實現這個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