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忠利縱身一躍,在激流中奮力一托,不僅救下了一條生命,更昭示了為人民利益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2009年8月9日,黑龍江省軍區(qū)邊防某部三連士官邰忠利因救落水群眾不幸犧牲。當?shù)厝罕姾筒筷爲?zhàn)友捐資建立了一個紀念館,永遠懷念他舍己救人的高貴品格。呼瑪縣委書記劉洪久感慨地說,邰忠利的壯舉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生活點滴的延續(xù)。
“執(zhí)勤巡邏要像拾掇自家菜園子一樣細心”
邰忠利曾說:“最想吃的是部隊的飯,最愛穿的是綠軍裝,最看重的是軍人的榮譽,最向往的是能在部隊干一輩子。”
靠著奮發(fā)進取、勇于超越的勁頭,邰忠利在幾百名新兵中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了全團多項第一:第一個全訓課目綜合考核成績優(yōu)秀,第一個被評為團里的十大“古驛精兵”,第一個榮立三等功……
愛動腦、肯鉆研的邰忠利給連隊指導員時強留下了深刻印象。入冬,新兵睡前一小時體能訓練只能在室內(nèi)進行,大家感到枯燥無味,邰忠利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活動室播放節(jié)奏明快的樂曲,讓戰(zhàn)士們邊聽音樂邊訓練。這個主意很受新兵們歡迎,大家將其稱為“邰氏快樂體能訓練法”。
“執(zhí)勤巡邏要像拾掇自家菜園子一樣細心。”邰忠利常這樣說,“訓練課上學一點兒,干部老兵傳一點兒,老鄉(xiāng)那里聽一點兒,自己琢磨悟一點兒”。憑著這“四點”,邰忠利成了邊防“執(zhí)勤通”,40多次出色地完成界江巡邏、深夜?jié)摲筒筷爲毙袆尤蝿铡?/P>
“多做一件好事,就多添一份軍民魚水情”
“兄弟,我先上!”“兄弟,讓我來!”“兄弟,看我的!”這是邰忠利掛在嘴邊的三句口頭禪。
一踏進軍營,邰忠利就感受到了部隊大家庭的溫暖。他把《雷鋒日記》一直帶在身邊,“服務人民”的理念,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團政委韓杰說,邰忠利曾在巡邏時救過掉進江里的4歲小男孩蔣鵬,沖進失火的農(nóng)舍救出了婦女劉金鳳,在疾馳的面包車上救下了突發(fā)腦出血的司機張紅軍,在嚴寒中護送過迷路的少女馬文靜,直到為救落水青年張文禮英勇犧牲。邰忠利在入伍的3年零8個月時間里,以見義勇為的實際行動,為當代青年官兵樹立了好榜樣。
參加特戰(zhàn)集訓的8個多月里,邰忠利每逢休息日就請假去看望附近敬老院的5名孤寡老人,送去水果和點心,幫著洗衣服、拆被子、搞衛(wèi)生,陪老人們聊天。鄂倫春族老人孟吉祥是聾啞人,患過腦血栓,生活難以自理,邰忠利就給老人剃胡須、擦身子、做按摩,像兒子一樣伺候老人。
邰忠利生活儉樸,幫助他人時卻熱情慷慨、從不吝嗇。邰忠利平常連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卻花了300元錢給班上的新兵買電話卡,讓他們過年時和親人通話。平時買最廉價洗漱用品、衣服沒有超過百元的他,在探親歸隊時,給患有風濕病的駐地老鄉(xiāng)買了兩瓶貴重的蒙古族藥酒。據(jù)部隊統(tǒng)計,入伍3年多,邰忠利共領津貼費49800元,其中給父母3萬元,幫助戰(zhàn)友、貧困生和捐款近1萬元,留給自己的生活費,平均每個月僅200元。
邰忠利總說:“多做一件好事,就多添一份軍民魚水情。”短暫的軍旅生涯,邰忠利做了太多關心別人的好事。他的善良與大愛,溫暖了一江水,感動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