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2月7日訊 籠罩華北、華東大部分地區的大霧已經持續多日,空氣質量監測成為關注重點,明年起山東將全面開展PM2.5監測,“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作為空氣評價描述新指標,將極大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山東將從明年起全面開展PM2.5監測,“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作為空氣評價描述新指標,將極大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山東日前宣布將從2012年起在全省全面開展PM2.5監測。PM2.5是大氣顆粒指標,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與目前進行的PM10監測指標相比,其顆粒更小,危害更大。
濟南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侯魯健表示,“由于比表面積比較大,載帶了重金屬、有機物,可以直接通過人的鼻腔進入人的肺部”。
現行的空氣質量監測主要包括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和PM10三項指標,根據國家正在征求意見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到2016年,一氧化碳、臭氧、PM2.5等三項新指標有望納入我國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山東提前四年實現了這一目標,并將貼近公眾感受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作為評價大氣環境質量的描述性指標。屆時山東17市的144個自動監測站將全面啟動,主要污染物濃度將比2010年改善20%。
濟南市環境監測站大氣自動科科長呂波說,“它將更能準確反映空氣質量實際的水平,這樣對人們日常行為、人們的出行更有指導意義,讓人們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名詞解釋: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1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截止,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并公布PM2.5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