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蔬菜品種展辦到“田間地頭”
1500個國產蔬菜新品種集中亮相,讓農民直觀感受種植效果
第十四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4月20日開幕后,到壽光參觀菜博會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們除了參觀主展區的10個展廳外,往往還會跑到10公里外的西環路參觀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和壽光蔬菜種業集團舉辦的這個“首屆國產設施蔬菜品種展”。
為讓參觀者以最直觀的方式感受國產蔬菜良種的品質,壽光兩家蔬菜企業將展示品種搬到“田間地頭”,以實物種植方式集中展示1500個國產蔬菜新品種,其中有壽光自主研發的23個蔬菜新品種。
展示區包括連棟溫室3萬平方米、日光溫室8個。展示的國產蔬菜新品種有1500多個,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黃瓜、南瓜、甜瓜、西葫蘆等7種作物。品種來源主要是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培育的新品種、山東省蔬菜良種工程培育的品種、酒泉育種基地和壽光蔬菜種業集團自主研發的品種以及國內其他優秀種業企業培育的新品種,代表著當前國內育種的最高水平。
4月23日,筆者在展示基地的高溫番茄大棚內看到,標有“中壽11-3”和“中壽180”牌號的番茄新品種果實累累,紅彤彤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辣椒棚內,“中壽12號”等眾多品種也長勢喜人。“一棵3米多高的中壽12號能長出73個大尖椒,結果近15斤。”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研發中心高級農藝師國家進在現場向觀眾介紹說,中壽11-3、中壽180番茄、中壽12號辣椒3個蔬菜新品種,都達到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市場占有率實現了連年翻番。
“這個展覽在地里舉辦,可以親眼看到國產優良品種的種植效果。以前總覺得國產蔬菜種子不如外國的,現在看很多國產種子一點不比外國的差,價格卻低一半以上。我以后要考慮多買國產種子了。”來自臨沂蒼山縣的菜農李明亭說。
據了解,這1500多個國產蔬菜新品種,價格遠低于同類型進口種子,而且在豐產性、抗病性、抗低溫及抗弱光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相比以前的國產種子,產量能提高30%以上。
“就純育種技術而言,國內科研實力并不差,但營銷方式落后,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們輸在了種子推廣的‘最后一公里’上。這次集中展示,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推廣平臺,可逐步改變世界第一蔬菜生產大國在種子市場缺少話語權的困境。”國家進告訴筆者。(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4-2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