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以馬路為家、見垃圾就拾;他創新并實踐“科技城管、精細城管、人文城管”理念,讓城管工作既現代化又不失溫情;他對環衛工人親,每年必為他們辦十件實事。他就是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局長朱俊如,熟悉的人都叫他“馬路局長”。
6月24日早上不到5點,54歲的朱俊如就出了家門。“今天要對歷下區主干道保潔情況進行檢查,這個時間剛好打掃完。”朱俊如家住二七新村,幾乎每天早晨他都步行上班,看看清掃情況、市政設施維護情況,和保潔員、老百姓聊天,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樣的早晨,在朱俊如部隊轉業到濟南市城管部門工作的10年里,從未間斷。白天,他經常到工作現場,協調解決各種城市管理問題,與一線職工一起搞試點、出方案,歷下區的大街小巷他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城管工作就是在路上,在辦公室怎么看得到現實情況。”
朱俊如是個善于思考的人。在泉城路新華書店看到婦女為上廁所托陌生人照顧孩子,他想到所有新建廁所都要安裝嬰兒打理臺;在英雄山附近見到老人突發心臟病,他想到給所有環衛工人配備急救包,哪怕有一人用到都值得。2010年,他總結提出“科技城管、精細城管、人文城管”理念。引進國際一流的機掃車,率先實現機械化清掃進社區進街巷,減輕環衛工人勞動強度;在濟南市率先建設具備國際水平的現代化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理中心,杜絕垃圾二次污染;主張研發智能化城管平臺,使原始的城管模式發生革命性變化,一年受理6萬多件城管工單。
朱俊如是個工作拼命的人。他在工作中右腳粉碎性骨折,硬是打著石膏、拄著雙拐在解放路沿路巡視工程進度,沒休息過一天。山師東路10天拆遷近3萬平方米,歷山東路6天拆除1.7萬平方米,創下了一個月拆出一條“大型商業街”的速度。長期積勞成疾,朱俊如患上了膽囊炎、胃潰瘍,但他總是硬撐著堅持工作。
朱俊如將一線職工的冷暖時刻掛在心頭。每年都要為環衛工人辦十件實事——今年連續第三年為保潔員漲工資,全區近2000名環衛工人月工資全部達到1350元以上;為全部環衛工人購買了“五險一金”和意外傷害險,設立了100萬元的特困救助金,今年已經救助了十多人。保潔員子女上大學有補貼,每人每月發5斤雞蛋,優秀保潔員享受帶薪休假,環衛工人的福利待遇接連提高……大家都說朱局長“是環衛工的貼心人”。
在朱俊如的帶領下,歷下城管在全國2600多個縣、市、區參加的環衛行業評比中,被評為“全國環衛行業先進集體”十佳單位;2012年,在全省城建系統100多家參評單位中,被省住建廳評選為唯一一家規范管理標兵單位。(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6-2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