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成了咱的娘家人
即墨千名干部進村解難題
即墨市南泉中心社區挪城劉村村民劉元洲看著門前的臭水溝在清明節前變成了美麗的休閑花園,連呼“沒想到”。“多年來村民一直往這條臭水溝里倒垃圾,臭不可聞。”劉元洲說,“真想不到‘第一書記’像‘娘家人’一樣給咱辦實事。”
臭水溝能迅速變樣,緣起于劉元洲向駐村“第一書記”于成山提出的一條建議。翻開于成山的《民情走訪日記本》,上面記著:3月16日,村民劉元洲反映,劉村和宋村之間100多米長、寬4米多的水溝,亂倒垃圾、亂開小菜園、私搭亂建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把工作做‘實’,讓群眾得實惠,實現黨群、干群間的良性互動。”即墨市委書記劉贊松說。
在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即墨市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把“進千村 轉作風 連民心”活動作為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自選動作”,從市鎮兩級選調1000多名優秀科股級以上干部,以“第一書記”身份到駐村當上“村官”。
為更好地問需于民,即墨市收集群眾不滿意問題2534件,并篩選確定了“群眾最不滿意十個問題”,制訂了工作目標和解決措施,在媒體公示。“‘第一書記’以機關干部為主體,讓他們下基層解決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不僅能拉近干群關系,還能有效推動村級工作決策和運行機制的規范化。”即墨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寶善介紹。
據統計,“第一書記”下村開展工作以來,走訪農戶11073戶,梳理村莊熱點難點問題627件,化解調處村莊矛盾197起。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問題3273件。(轉載于大眾日報2014-4-10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