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福布斯》雜志網絡版近日撰文表示,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云對于收購雅虎都頗有興趣,不過,據目前的形勢分析,微軟在收購雅虎這方面要更勝一籌。
微軟CEO鮑爾默雖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也表露了對雅虎的興趣,而雅虎目前則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的股東擁有其40%的股份。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云已經公開表示打算收購雅虎并希望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收購雅虎。
據悉,目前私募公司銀湖正在說服微軟加入其與投資人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共同組成的財團來收購雅虎,到目前為止鮑爾默還是比較沉默的,而2008年微軟打算以446億美元收購雅虎的時候鮑爾默則表現的比較積極。
投資銀行Stifel Nicolaus分析師Jordan Rohan表示雅虎當前的交易價格主要反映的是其在私募市場的估值雅虎直接對外出售的可能性達到了80%,雅虎最終的收購價格可能達到每股20美元。
業界普遍認為微軟擁有大量的現金,收購雅虎更易,按照雅虎的市值來看僅為200美元,微軟只需要花口袋中一半的錢就可以收購,而微軟的市值更是達到了2285億美元,另外從政策監管方面微軟也要更有優勢,因此從總體形勢分析,微軟收購雅虎略占優勢。
老馬“收虎”不用催
阿里巴巴收購雅虎?這個天方夜譚式的構想或許真的要成為現實。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僅僅在6年前,雅虎曾一舉向阿里巴巴投資超過10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而現在,雅虎卻成為了阿里巴巴的收購目標。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日前再次肯定了收購雅虎的意向,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稱對整體收購雅虎“非常非常有興趣,因為阿里巴巴集團對于雅虎非常重要,雅虎對于我們也是如此”。
現在看來,馬云的這個表態不僅僅是個姿態。各個渠道的消息都在顯示,有一些事情要發生了,真的要發生了。
馬云毫不掩飾的“收虎”意圖,間接令后者股票上漲超過5%——資本市場中的逐利法則從來不會掩飾與欺騙。
眾多華爾街投資人士和法律界人士都覺得美國不應該阻撓阿里巴巴對雅虎的收購。大家都明白,阿里巴巴具備將雅虎巨大流量變現的能力,阿里巴巴了解雅虎業務,能夠形成一個橫跨中美市場的聯盟或者集團。
至少,這個事件也是一個巨大的信號——資本再也不能忽視來自新興市場的聲音。
而對于此事,其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是值得回味。
我們曾經風光一時的互聯網公司們,經!皽S陷”于外資之手——其中我們自身不夠強大是原因,當然,我們也一直歡迎外資的進入,因為跨國巨頭的資本介入,對于正在創業或者成長過程中的本土業者是利好消息,無論是從市場,還是從管理——雙贏是個理想結局,但是因為處在成長期,我們的企業吃虧也是在所難免。
拿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合作來看,盡管這些年雙方屢有口舌之爭,但合作還是主流,而且雙方都獲益頗多。隨著形勢逆轉,利益和市場再分配也是必然之選。
從入世至今,我們一直在喊“狼來了”,不是因為狼現在沒來,就真的不會來,而是因為先前的羊不夠肥。從目前來看,僅拿新浪微博注冊超過2億用戶說事,就遠非10余年前中國全部網民只有800多萬的時代同日而語了。其中可轉化為資本的,都是國外巨頭所看好的,從長遠意義來看,防狼甚至是御狼之術,不再是單單的戰術問題,更是個戰略問題。
因此,馬云此次走出去“收虎”,決非壞事。若能馴服成功,拔得頭籌,暫時撇開自身利益不說,倒是對自身又是一次嚴格的檢驗,無論是從信用體系的重評,或是接軌國際的大道理,都將是一次開端;對國內同行來說,打氣一說可能過于矯情,但也不失提供了一個由羊成虎的范本。
對于馬云此次的“收虎”意向之舉,我們也完全沒必要逼其“不成功,便成仁”,畢竟,第一個吃螃蟹者的勇氣和所積累的經驗,遠比結果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