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前途村原是一個山多田少、貧窮落后的村子,現如今該村超過70%的居民家里已擁有了新樓,而廣東最大的農民工培訓基地也將由該村興建。前途村如何變得如此有前途了呢?原來,該村村民以技術帶幫的形式帶動村民學廚,“炒手”遍布國內外知名酒店。經過幾年的積累,村民們憑借廚藝改變了貧困的生活狀況。
“三農”問題牽動著社會的脈搏。以往,農村子弟為了追求發展,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常常輟學外出務工,寄希望于早進入社會早賺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體力活已然成為“青春飯”, 易于被時間所淘汰,難以跟上社會的發展腳步。
貧窮的前途村在轉型為“廚師村”后經濟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這讓社會為之振奮,同樣也為其他農村帶來了新曙光。對于那些渴望到大城市打工的農村子弟來說,在烹飪行業打拼遠比掙扎在其他行業從事艱辛的體力活要好。
據了解,國內二線城市剛入行的廚師薪資起碼在2000-3000元,與剛畢業大學生待遇齊平,而經過時間的打磨和廚藝的錘煉后,月薪過萬并非難事,新東方烹飪教育所培養的學子們很多已經達到了月薪過萬的薪資水平。
目前餐飲行業的發展持續走高,據保守估計,餐飲業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在多達100萬人以上,但近年來餐飲業人員短缺現象持續不斷。企業雖然已經以增加薪酬、提高福利待遇等辦法吸引勞動者,但仍然存在大量缺工。缺工雖是行業的發展困境,卻是求職者的發展機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東新東方烹飪學校建議新生代的農村子弟應及時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努力學習烹飪技能,用它作為自己成功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