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記者從滕州市委組織部了解到,剛剛結束的村“兩委”換屆,369名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全部參選,其中,191人當選村“兩委”成員,67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7人擔任村委會主任,有7人“一肩挑”。
在東沙河鎮張街村,新當選的村黨支部書記彭亞楠略顯柔弱,羞澀地跟村民打著招呼,26歲的她還不習慣“彭書記”的稱謂。由張街通往鎮駐地的3公里道路,被超載車軋得破爛不堪,村民出行很是困難。彭亞楠上任第一件想辦的事就是修路,她帶著5名班子成員走完這條路,讓大家體會一下修路的緊迫性。
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的彭亞楠,經過考選成為滕州市第一批大學生村官,2009年調任張街村主任助理。張街不僅集體經濟薄弱,而且因家族勢力復雜,村務財務不清,村民經常上訪。為此,彭亞楠挨門走訪300多戶,了解村情民意,還籌資2萬多元,協助村里鋪設管網,解決了400畝土地的澆水問題。
去年,彭亞楠考取市直教師崗位。面對村民的挽留和信任,她選擇了放棄。4月1日,在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彭亞楠全票當選。74歲的老黨員張金建說:大伙對原來的班子失去了信心,彭書記雖然年輕,但辦事公正熱情,張街像換了一個天。
前幾天,新“兩委”班子開了三天會,集思廣益,定下了張街村今后的路子:借助地處城郊優勢,發展140畝花卉苗木基地;學習鄰村后堌、蔡村養鴨、養牛經驗,共同合辦養殖合作社,帶動村民致富;依托鎮童車童床制造基地,發展零部件配套加工業。
據了解,7名在2009年公開直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有6人連選連任。其中,28歲的高霞在龍陽鎮蔣莊村無候選人直選中,高票當選村支書。她曾捐出5萬元嫁妝錢,籌資使村里通了水泥路、自來水,蔣莊村成為全市生態文明村。
滕州市大學生村官當選村“兩委”成員的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滕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邵士官認為,大學生村官年紀輕、觀念新、有知識、有闖勁,為農村帶來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為農村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新生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