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以何種定義來詮釋成功女性,楊瀾無疑是其中獨特的一位。代表中國申奧;與歌后席琳 ·迪翁聯(lián)手創(chuàng)辦國內首家高端定制珠寶品牌——LAN 珠寶,并擔任創(chuàng)意指導;簽約美國最大的經紀公司CAA;成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所任命的第一任大使;2010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還有擔任著《綠色影響力》和《天下女人》兩檔節(jié)目的主持人……40歲遠不意味著衰老和落伍,對于楊瀾而言,她似乎無所不能。而她對自己的定義則是:一個以提問為生的人。
1
以提問為生
“我是一個以提問為生的人。辛苦,但心不苦。
再度補充采訪時,楊瀾的聲音比在北京新書首發(fā)會見到她時更為沙啞。她不經意的談到,自己聲帶小結,“在吃藥,好在不疼。大家讓我別接受采訪、別說話了,但是做不到!睏顬懱寡,自己不像很多同行是播音主持專業(yè)出身,不會正確用嗓子,“就是干用。但也有人說,不會播音腔顯得自然!
從30歲到40歲,她將女人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10年給了《楊瀾訪談錄》。克林頓、希拉里、索羅斯、安妮公主、王菲……500多位重量級嘉賓,他們或多或少敞開了他們世界的一個部分。她會問張海迪:如果你見到上帝會不會向他投訴,為什么把我變成這樣。采訪王菲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則是:為什么說今天我們都感到很緊張!拔揖褪窍M靡粋問題,能夠打開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是文化意義上的,可能是國界意義上的,可能是行業(yè)意義上的。更可以是一個心靈世界意義上的!
山東商報:我也在做一個每周一期的“名家訪”欄目,面對重量級的嘉賓,有時擔心問題過于淺顯和幼稚,您有過這樣的擔心嗎,如何化解?
楊瀾:簡單的問題比復雜的問題要好。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電視記者問的問題大都是一個路數的。我不滿足于那樣的提問,希望更有專業(yè)性和針對性。比如面對政治家的時候,會更多考量國家和習慣的因素,多問些專業(yè)性強、深入的問題也是對采訪對象的尊重,會刺激他的談興。為采訪做功課,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我們團隊幾輪的研討,最后由我自己選擇,回到簡單的問題——并不刻意追求專業(yè)術語,而是平實的讓更多人了解對方。
山東商報:那天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您,您精致的妝容下略顯憔悴,但似乎永不喪失活力。
楊瀾:我算是精力旺盛的人。你見我的前一天,我剛出差回來,時間有點緊張。但我身體很棒,每天保持8小時睡眠,胃口也好,每周打兩次網球。每到一個國家我還愛大吃美食,消耗大也要能補充才好。我不認為工作只是支出,而是一個平衡狀態(tài)。做自己愛做的事,正面能量更大。
山東商報:有人說,您每個人生節(jié)點的選擇都很成功,到現(xiàn)在您有沒有覺得自己做過后悔的決定,有沒有比較遺憾的選擇?
楊瀾:(笑)其實有很多,主要是時間過的長了,你們也忘了,我也快忘了。比如想采訪一個嘉賓,人家說同意上陳偉鴻的節(jié)目,不同意上我的節(jié)目,我很有挫敗感。
從2000年到2004年陽光衛(wèi)視是人生最大的起落,無論是起還是落,都很具有戲劇性。對我個人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我在朱軍的節(jié)目里曾經說過這段經歷,我在這之后好幾年不愿意提這個事,心里很痛苦,覺得是很失敗的感覺,F(xiàn)在能夠提,是因為我能夠面對自己。我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一路很順風順水。我不后悔,年輕的時候不肯為自己的夢想冒一次險,不肯犯一次錯,這個青春太蒼白了,有什么意思?等到你四五十歲,你輸不起的時候,你更不敢做了。沒有任何可后悔的,我相反非常慶幸自己當時追隨了內心的愿望。通過這樣一次很大的人生挫折,我對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有很多誘惑,有很多捷徑,我還是想走穩(wěn)當的道路。做自己的節(jié)目,這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山東商報:怎樣形容您現(xiàn)在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當我已達巔峰?”
楊瀾:千萬別這么說。人生是不可預言的。我是以提問為生的人。這為我打開更大的世界,人生苦短。我希望它充實而有創(chuàng)造性,我很幸運能做自己熱愛的事,并希望一直做下去,僅此而已。不了解我的人才會用成功、巔峰來形容我。每個人都在不同層面上有所掙扎。工作固然辛苦,但我熱愛它,覺得值得,所以我常說,自己辛苦,但心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