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泉城,竟無一部泉水志書!這和這座城市是不對稱的!”談到這次給名泉上“戶口”,田曉東表示。根據計劃日程,8月底前完成前期普查工作,2012年底前編纂出版新版《名泉導游圖》和首部《濟南泉水志》。“目前版本的《名泉導游圖》只列了200處名泉,這還遠遠不夠,此外,部分信息相對滯后,譬如一些泉水已經消失、掩埋,我們計劃繪制一份最新版本的‘泉水導游圖’。”田曉東說。
田曉東說,和10年前的泉水普查相比,如此高規格的普查,在濟南泉水史上還是頭一遭。首先是規模大,這次普查共設兩個小分隊,除了對《濟南名泉目錄》中的645處名泉逐一核實,重新登記“戶口”,同時還大面積勘測普查新的泉水,“雨季很多山泉都處于噴涌期,正是普查的最佳時機。”田曉東解釋說。
其次是信息系統、詳細,“以前的信息過于簡單,只有名稱、地址以及簡單的影像資料,這次普查將全面更新以往基礎資料和圖文信息,對每一處名泉進行詳細登記,譬如泉池大小、深度、噴涌量、周圍建筑景觀、地理坐標,巖層結構,泉水利用,傳說故事典故等。”
第三是技術先進,首次引入數字化信息采集手段,在傳統普查內容的基礎上,新增加經緯度坐標、導航信息等內容的采集,未來還將建立全國首個泉水地理信息數據庫。這次還采用衛星信號定位,誤差僅為1厘米。“即便有一天被埋了,也能通過精準坐標把它重新挖出來!”一位普查隊員這樣解釋衛星定位的作用。
田曉東還透露,2013年濟南要辦首屆泉水節,這次泉水普查也是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心里有底了,才能確定下一步如何制定規劃、保護開發,并制作相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