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劉國田,昌邑市柳疃鎮劉家車道村人,木匠出身。他靠印染行業“發跡”,后帶領鄉親們走上綠色致富路。他自掏腰包建設綠博園,并使之成為4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他專心于“變廢為寶”的技術研究。今年2月,他憑借治污方面的突出貢獻,登上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成為山東省惟一的2011年度“中國農村新聞人物”!
出身農民的劉國田,初中畢業后做了木匠。1992年,35歲的劉國田開始了第一次變身。他利用干木匠攢下的錢及向別人借來的5000元錢,在村子里開了一個家庭染坊,后來成長為當地印染龍頭企業,劉國田本人也被稱為“印染大王”。 由于當時條件所限,企業發展初期不可避免造成的污染,讓劉國田感到欠了父老鄉親一份“良心債”。于是,他決定不再擴展印染企業的規模,并且花300萬元安裝了印染污水處理和脫硫除塵設備。
按說,他這樣應該安心了,但他仍覺著自己搞了這么多年的印染,欠父老鄉親的“環境債”太多了。于是,他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自己把精力轉向了當時的綠色朝陽產業——苗木業。 恰在此時,昌邑市委市政府鼓勵民營企業投資農業、反哺農業,這一決策與劉國田的想法不謀而合。2001年秋天,他開始進軍綠化苗木產業。先后在圍子、奎聚、都昌等鎮街建成了1萬余畝的苗木基地,成了江北赫赫有名的“苗木大王”。在他的帶動下,昌邑先后有50多個民營大戶涉足“苗!薄! ‰S著苗木產業越做越大,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找市場不如建市場。于是,他自掏腰包投資建設了綠博園,在當地首開“政府辦會,個人買單”的先河。到今年,綠博會已經走過了9個年頭,名氣越辦越大,綠博園也成為4A級旅游景區。昌邑市苗木總面積如今已發展到10多萬畝,被全國綠委會辦公室命名為“中國北方綠化苗木基地”。 2006年,年近五十的劉國田在別人看來已是功成名就,到了該享福的年紀了,可他沒有停下腳步,再次將苗木基地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一頭扎進了環保行業,專心研究印染污水處理難題。“那幾年,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學習,出國考察的時候都不忘帶著專業書籍,你都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學會了那么多東西!彼呐畠簞⒄窠軐Ω赣H的轉變也是很吃驚。
幾年下來,雖然搞試驗損失了好幾百萬,但最終他成功了!他顛覆了傳統的印染污水處理方式,變污水處理為資源化利用,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印染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經充分厭氧處理會產生沼氣,沼氣是清潔能源,每方沼氣能發兩度電!眲镔┵┒,“傳統的污水處理方式實際上是在做著污染轉移的工作。而我們的資源化利用技術,可以將污泥制成印染車間鍋爐用的燃料,真正做到徹底的資源化利用!薄 ≡诔晒タ肆擞∪疚鬯馁Y源化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后,他又將眼光瞄準了“垃圾圍村”、“垃圾圍城”現象!笆澜缟蠜]有廢物,廢物都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边@是劉國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經攻關鉆研和反復試驗,他的另一項環!皠撘狻薄青l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也宣告試車成功。經山東省科技廳鑒定認定,垃圾利用項目在總體技術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還獲得“2010年度山東省重大節能成果獎”,并被列為“2011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F在,由他主持研發的生活垃圾綜合利用設備已更新至第五代,并正在申請國際專利! H初中畢業的劉國田如今已經申請了42項專利,其中26項已經得到批復。今年2月,憑借治污方面的突出貢獻,他登上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成為山東省惟一的2011年度“中國農村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