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是“閑事”幫的是民生
韓建平:“隨手拍”成就責任市民

“我得管管”,一句聽起來婆婆媽媽的話,是55歲的“老爺們”韓建平(右圖)的口頭語。提起韓建平,很多濟南老百姓有口皆碑。他從企業內退后,自愿參加各項公益勞動,多次關注追查社會不文明現象和重大事件。他愛“管閑事”,有股特別執著的勁頭,還真因為“管閑事”辦了幾件大事。
2012年夏天,韓建平出去辦事,無意中發現了一處飼養“泔水豬”的地方。當時,他聞到附近散發出強烈的臭味,就循著臭味找過去,看見不少“泔水豬”拱來拱去,就拿出相機拍了幾張照片。就在拍照時,一名男子看到他,抄起一把大鐵锨揮舞著跑來,韓建平見狀只能馬上跑開。兩三天后,他又騎著電動車來到這處地方,跟蹤收泔水的三輪車,并拍下照片。帶著自己拍攝的“證據”,韓建平開始在報社和有關部門之間奔波,最終,這個飼養“泔水豬”的窩點被“端”掉。
在韓建平眼里,“閑事”他不是隨隨便便就管的,“我關注的是老百姓身邊的問題,是我居住的這個城市。這些事往小處說是‘閑事’,可咱老百姓關注,那就是大事。”
在丁字山片區有一條廢棄多年的鐵路,鐵軌已拆除,但仍殘存4處涵洞橋,由于橋洞較低,影響居民通行。韓建平利用槐蔭區區委負責人做客12345市民熱線的機會,反應了丁字山涵洞橋的問題。幾天后,槐蔭區對丁字山片區的鐵路橋墩進行拆除,路面一下子寬闊了!
南辛莊南街道路不寬,坑坑洼洼,旁邊一條四五米深的泄洪溝,兩岸沒有護欄,曾有貨車底朝天翻落在泄洪溝里。韓建平就此問題,給有關部門打了十幾次電話,泄洪溝兩岸終于裝上了護欄。“做事喜歡善始善終,只要我認準了,發現問題后總想追出個結果,畫上個句號。”韓建平這樣描述自己。
身為濟南人,韓建平熱愛家鄉,熟知濟南的歷史。多年來,他一直擔任濟南地區受害勞工聯誼會秘書長,致力于尋找在日受害勞工,幫助幸存的受害勞工在有生之年達成對日索賠。為此,他幾乎走遍了濟南的所有縣市區。“我不會開車,大多數時間不是騎電動車就是步行。”通過努力,他找到了20多個幸存者。“這不是最終目標。我要讓更多的受害勞工得到應有的賠償,還會繼續努力。”
“脆皮”井蓋,有破損的垃圾樓……在韓建平家中,記者見到了不少照片,這些都是他隨手拍下的。為確保反映問題有根有據,他習慣拍照留存。原本買來記錄生活美好時刻的照相機,已成為他的“武器”,平時出門都隨身攜帶。2009年以來,韓建平通過12345市民熱線等途徑頻頻“發聲”,推動了多個民生問題的解決,2012年被評選為泉城首屆“責任市民”。
“我小時候過的是苦日子,對生活、對工作非常珍惜,現在有時間,為什么不多干點事呢?”老韓一臉認真。(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9- 2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