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更加注重城市載體功能和產業統籌發展,更加注重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內涵和生態綠化建設,塑造現代化省會城市新形象的要求,濟南市今年將在優化提升老城區的基礎上,加快東部、西部和濱河等三大新區建設。這是記者從2月21日開幕的濟南市第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了解到的。
濟南市提出,在老城區,將以釋放發展空間、提升功能形象為重點,抓好棚戶區、城中村和危舊簡易樓群改造,積極穩妥地推進明府城、商埠區等重點區域的保護改造。在東部新區,加快奧體文博、賢文、漢峪、唐冶等片區開發建設,推進服務外包基地、孫村高端產業區建設,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強化政務服務、體育休閑、商務辦公功能。在西部新區,以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建成使用為契機,完成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建設,加快6平方公里核心區、濟西濕地生態區、大學科技園等片區開發。在濱河新區,全面完成小清河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啟動濼口、北湖、華山、新東站等片區規劃建設。同時,加快推進16個城市綜合體建設,打造一批代表省會形象和品位的地標性建筑。
為此,濟南市將進一步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積極推動省會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規劃建設長清黃河大橋、濟齊黃河大橋、濼口穿黃隧道、石濟客專黃河公鐵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開工建設濟商、青蘭等高速公路,完成國道220線平陰段改建。對于深受市民關注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問題,濟南市提出,將加快推進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相關工作,編制完成近期建設規劃及配套規劃,按程序上報并爭取盡早獲批。
在此次會議上,濟南市市長張建國還向與會代表承諾: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市級財政投入151億元、連續3年為民辦實事33件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扎實辦好10件實事。“年內開工建設公辦及公辦性質幼兒園50所;開工建設山東養老服務中心;市級財政投入2.2億元,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市280萬適齡人員全覆蓋……”
房價過高和困難家庭住房難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張建國表示,2011年底前,新開工公共租賃住房不低于2.3萬套;向社會提供不低于2000套廉租住房;開工建設5000套棚改安置房。同時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向符合條件的申請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金補貼。
濟南市還承諾:建立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實現全市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增長;將全市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將全市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