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是張善久對自己的評價。
他很低調。“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沒有什么可寫的。”寬額頭、頭發稀疏,話語平緩的張善久,言語中還保持著當年做內科醫生時的儒雅和嚴謹。但這個昔日寂寂無聞的內科醫生骨子里生來俱有的“不安分”,讓他不甘于做靜于深潭的臥龍。“我喜歡干實業,做自己喜歡的事并實現自身的價值。”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高中畢業后在農村做代課教師的張善久毅然參加了考試,并金榜題名,1980年畢業,張善久分配到臨沂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一名內科大夫。這是一個讓人艷羨的職業。張善久卻無法樂在其中。“當大夫只是一種工作,我始終沒有產生強烈的愛好。”“不喜歡”是他的解釋,解釋中透露出的卻是他的“不安分”。張善久在等待機會。 1994年,與朋友的一次交談中,有人“搞實業”的建議,讓張善久心頭一振。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張善久選擇事業的前提。而做實業,以“產業報國”是他的夢想。關鍵的是干什么樣的實業?張善久最終選擇了青銅器工藝品制作。1996年,“對書畫和古玩頗有研究”的張善久做出了一個決定:辭職下海干青銅器工藝品,這在當時閉塞的沂蒙山區,引起了不小的非議與轟動。貸款十萬元,又向親友借了七八萬,以張善久自己名字命名的青銅器工藝品廠成立了。由于用心鉆研,在克服重重困難后,張善久的青銅器工藝品生產步入正軌,產品迅速適應了市場。“虎象載美酒”被確定為青島啤酒節高檔紀念珍藏品,“世紀金鼎”被故宮博物館收藏。
在擴大青銅器市場份額的過程中,善于思考的張善久發現了新的商機——成立專業化旅行社。張善久與旅游業開始了親密接觸。“什么時候,外地人也能給沂水來送錢?”張善久感慨不已。“怎么開始干旅游的?我清楚的記得,1998年,山東省召開了發展旅游的專門會議。一些旅游資源好的省份、城市相繼出臺發展旅游的文件。這些信息告訴我,旅游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前景非常廣闊。”張善久說。
1999年6月,張善久投資成立的沂水縣第一家旅行社——沂蒙山旅行社隆重開業。雖然生意很是興隆,但那個時候,沂水旅游資源幾近空白,張善久的旅行社,幾乎全是送團。1999年10月,張善久萌生了在沂水開發景點的想法。“國內旅游業發展好的城市,哪個景點不是存在了上百甚至上千年?”不少人向他潑冷水。張善久固執地認為,一個景點能吸引周邊一二百萬人,投資收益肯定沒有問題。于是,他力排眾議,請來旅游專家,現場考察沂水旅游資源。“專家們走遍了沂水后,認為沂水旅游資源一般。但溶洞在長江以北比較少見。如果要投資,四門洞有潛力。”張善久說。四門洞就是現在地下螢光湖前身。其時的四門洞,是一個狹長曲折的溶洞,常年閑置,洞內大量的鐘乳、奇石埋沒在淤泥里。
1999年底,眾多國內旅游專家參與討論的四門洞開發規劃出爐后,張善久立即組織施工人員進洞,清理淤泥、鋪設電線、挖掘包裝鐘乳奇石。投資修建亭臺樓閣、栽植景觀樹木。2000年底,投資200萬元開發的四門洞一期工程開業,沂水及周邊不少縣游客紛涌四門洞。
一炮打響。“四門洞畢竟只有一個景點,把游人吸引過來后,還有什么可看?再搞個景點一并宣傳,這樣可形成一日游。”四門洞初戰告捷時,機敏的張善久就在勾畫“一日游”。
蒙山沂水長 精彩看龍崗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張善久所朝的方向很明確:做大做強旅游產業。
開發四門洞景點使張善久在沂水縣“一夜成名天下知”。在四門洞開發的過程中,張善久就在考慮如何增加新的景區。就在這時,一個機會悄然而來。2001年,沂水縣姚店子鎮政府找到張善久,說他們鎮的村民在1973年挖井時發現了一個溶洞,近三十年來一直閑置,希望張善久能變廢為寶。張善久興奮異常,立即“漂”進位于沂水龍崗山下的這個天然溶洞內進行考察,發覺洞內天然鐘乳石景態各異,保存完好。于是,請來地質、旅游專家現場指導,抽干溶洞內積水后,帶上火柴、蠟燭等物,連續進洞勘探測量了十余次,結果令人振奮:“生態基礎這么好的溶洞,國內十分少見。”張善久迅速組織省內外旅游專家對溶洞進行規劃設計并進行開發,這就是現在的山東地下大峽谷景區。
2003年夏天,投資1260萬元的“山東地下大峽谷”景區第一期工程終于竣工。它成為我國特大型深洞之一。是江北第一長洞,也是“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地下3100米長的溶洞內奇異景觀星羅棋布。其中有“一河”、“五關”、“九泉”、“九宮”、“十二瀑”、 “十二峽”以及石筍、鐘乳石、月乃石形成的景點100余處。千姿百態的石旗,石幔、石珍珠、石葡萄、石燈籠、石瀑布以及鐘乳石形成的惟妙惟肖的偉人像、松山冰雪、瑤池仙境、石鴛鴦等等景觀。琳瑯滿目,撲朔迷離、鬼斧神工。洞內以瑤池仙境、地下三峽、暗河漂流展現的驚、險、奇屬世間罕見,給游客留下永不忘懷的印象。
同時,張善久大膽設想并成功設計,利用大峽谷地下暗河的充沛水量和特有地勢,開發建成一條全長1000米的地下漂流河。游客乘船進入幽深莫測的大地深處,在高低起伏、波激浪涌的暗河中,獲得的是一種原始狂野、驚險刺激的非凡體驗。地下河漂流也成為景區最大亮點,此后還入選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被評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
張善久運作旅游項目的經驗,在沂水掀起了一股民間資本投資旅游的熱潮,使沂水旅游迅速崛起,被視為“沂水現象”的精髓。“地下大峽谷項目一旦竣工,以純自然景觀吸引游客的四門洞肯定會受到影響,四門洞如何改造增添新賣點?早在地下大峽谷項目施工建設時,我就開始苦思冥想。”張善久說。
2004年秋季的某一天,就在張善久對地下螢光湖例行檢查的時候,恰遇洞內突然停電,黑暗中他發現了幾只亮晶晶的螢火蟲在洞內游動。隨即,他在腦海中激起了興奮的漣漪,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何不將這開發成一處純生物照明的螢火蟲水洞?當年10月,地下螢光湖全面停業改造,很快就對游客開放。
沂水地下螢光湖旅游區開辟了國內乃至亞洲旅游業的一處新奇景象景觀,成功打造了“亞洲第一生物照明水洞”,它全長1200米,螢光湖面積2500平方米,容積24萬立方米,洞體規模宏大,各種巖溶景觀千姿百態,地下湖水量充沛,碧水長流,幽深莫測。洞中寄居生存的螢火蟲,布滿在洞頂,猶如晴朗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形成一種奇特的景觀。洞中共有湖光山色、星際夢幻、黑洞探秘、幽谷星河、穿越時空等五個景段60余處景點。游人可乘特制游覽船在幽靜、優美的螢光水色中盡賞洞中奇觀、湖中美景。
天馬騰盛世 風物放眼量
成就永遠擋不住攀登者前進的腳步。
面對成績,張善久這位永不停歇的“拓荒者”,繼續快馬加鞭。
目前,全國旅游業由觀光時代向休閑度假和注重體驗時代快速轉變,張善久開始了更深更遠的思考.在莒南縣的支持下,山東龍崗集團著手開發該縣天馬島旅游區,已于2008年7月26日對外開放。
天馬島旅游區位于臨沂市莒南縣城東北16公里處,方圓46平方公里,由天湖和天馬島兩部分組成。其中,天湖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湖面浩瀚。天馬島面積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62.2米,三面環湖,素有“山疑畫里看,水作琴中聽”的描述。山湖相依的秀麗景色,適合打造成一處觀光度假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張善久的目標是,花上幾年的時間,將天馬島旅游區建成一處融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科普研討、拓展極限、度假休閑、娛樂療養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方位旅游勝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隨后,五星級豪華酒店——銀河大瀑布酒店奠基開建,給曾以觀光旅游為主確立“沂水旅游現象”的山東龍崗旅游集團又添新的內容。酒店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設有豪華別墅客房、總統別墅、中西餐廳、日韓特色餐廳、大宴會廳、河鮮坊、包房、大型豪華多功能會議廳、貴賓廳、展覽廳、中小型會議室等。酒店沿河沙灘總面積10萬平方米,設有沙灘雕塑觀賞園、休閑垂釣區、水上高爾夫練習場、愛情島,酒店大堂下設有銀河碼頭,客人可直接從酒店大堂登舟游覽沂河風光。酒店還設有大型夜總會、KTV、康樂中心、健身房、咖啡廳、酒吧、雪茄吧、溫泉休閑區、網球場等集休閑、健身、娛樂一體,配備有現代化的商務中心和信息傳輸系統,是賓客進行各類會議和商務活動的首選。
張善久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審美和休閑觀念也必然隨之改變,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勞動者,從長遠來看,休閑產業必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陽光產業之一。因此,龍崗集團在細分市場,制定差異化市場營銷策略的同時,還對景區原有的基礎設施和產品進行提升改造,根本就是尊重和重視游客的旅游休閑體驗。
在企業獲得迅速發展的同時,山東龍崗集團上市也提上日程。張善久看重的,是上市后公司穩定的融資渠道和社會品牌形象,以及對人才吸引力的無形財富。當然也做好了成為上市企業后,失去一部分企業控制權的現實。“我對此已作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我相信龍崗集團有能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上市公司”。張善久信心滿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