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男,高級經濟師,天津大學動力工程碩士,十屆全國人大
代表,1977年參加工作,歷任山東濰坊柴油機廠外貿處副處長、濰柴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廠長助理、副廠長、廠長等職。曾獲首屆全國機械行業優秀企業家獎,中國汽車行業最佳汽車發動機分行業CEO/總裁、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2006年度最具影響力企業領袖稱號。
1998年上任濰柴后,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使企業一年擺脫危機,三年成為國內同行業的強勢名牌企業。2003年各項經濟指標已經躍居中國內燃機行業第一位。2004年1-8月份,繼續穩居同行業第一位。譚旭光上任后,出臺實施了"四大改革舉措":實行扁平化流程再造,整合優化管理資源;推行"職位歸類法"薪酬體系改革;依法治廠,實施"陽光工程";積極實施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于2002年成立了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11日在香港成功上市(2338.HK)。
2004年譚旭光領導濰柴創造了四個第一:濰柴動力是國內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內燃機企業,國內第一家銷售收入過百億的內燃機企業,國內第一家研發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歐Ⅲ排放發動機的企業,全球10升以上單一品牌發動機產銷量超過14萬臺的企業。
2005 年他帶領濰柴成功研發、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歐Ⅲ發動機,并收購湘火炬,實現中國最大的股票并購案。
譚旭光:重組不是“拉郎配”
從5月25日上市公司發布消息,到6月18日正式揭牌成立。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山東重工集團重組受到了多方關注。這次重組不僅促進山東乃至全國裝備制造業升級發展,同時也將影響國內外裝備制造業格局。
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旭光對山東重工的重組及未來發展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展望。
·三年后收入達千億
“大家都知道,濰柴集團曾提出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的目標。我想,山東重工集團的組建將加速實現這一目標。”譚旭光說。
他認為,新組建的山東重工集團具有1000億的收入實力。
“濰柴控股集團去年收入500億元,山工集團大概70億元,山汽集團20億,三大集團累計有600億元左右的收入,去年三家集團又同時都面臨著金融危機這樣的大背景,從發展的角度看,這三家企業的產品未來具備1000億的銷售收入實力。”
譚旭光說,新成立的集團將重點抓好戰略規劃,重點做好財務管理,重點抓好產品的研發平臺的建立。“ 新組建的集團擁有管理、工程、金融類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620人,國家級研發中心4個,省級研發中心6個。”
作為新的掌門人,他也勾勒出集團所屬企業未來的發展藍圖。其中,濰柴控股集團將進一步強化動力系統的獨立配套地位,打造全球最大的動力系統制造基地。同時,山工集團將繼續保持國內推土機行業第一的地位,進軍世界萬臺產能的強勢企業行列。而以山汽集團為主體,將對分布在集團各企業的汽車零部件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借助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普惠政策,迅速形成集團內產品布局合理、系統集成度高、物流成本低的乘用車零部件資源平臺。
·重組利于協同發展
山東重工集團是由3家企業的全部國有產權組建而成,不少人擔心這種重組方式不符合市場規律,屬于“拉郎配”,對此譚旭光予以堅決否認。
“這次重組是三個企業由于有產業的協同效應,形成了價值的統一,在政府的推動下,實現的。新集團沒有同業競爭,有利于協同發展,重組將是和諧、平穩的。”
譚旭光指出,其中,濰柴控股集團是以發動機生產著名,在2005年8月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后,擁有完整的重型汽車產業鏈,以發動機生產為重要業務板塊,它的戰略定位就是集成動力技術,做成通用型動力企業,為社會提供最優質的動力產品。
“山工集團,做的則是終端產業,它將按照上市公司股東的要求以及董事會的戰略定位,發展推土機事業,新集團將積極支持山推發展。它發展的同時,也會擴大濰柴動力系統配套的范圍。因此,兩個集團之間有比較強的協同效用。”
“而山汽集團擁有多個乘用車零部件企業,它們主要集中在青島、威海、煙臺。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來也是汽車零部件企業,經過三年整合,濰柴控股集團旗下也擁有乘用車的業務板塊,產品有空調、火花塞、轎車變速箱等。新集團成立后,這兩個乘用車零件板塊將進行一次整合,打造一個我國最大的乘用車零部件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