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了我一人 潔凈千萬家
作者:解全升 曹振恒 李祥鋒 | 來源:山東工人報 | 發布時間:2012-10-26

-
——記省勞動模范王吉坤和他的環衛事業
-
總有些勞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總有些勞動者默默無聞做著奉獻,甚至與我們擦肩而過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感恩的致敬。如果說環衛事業是其中的一個行業,那王吉坤無疑是這個行業中的一位優秀代表。10月23日,在山東省第十八屆環衛工人節即將到來之際,記者一行驅車前往蒙陰縣,在縣工會領導的大力協助下,終于跟正在工作一線忙碌著的王吉坤取得聯系,近距離采訪了這位省勞動模范。
-
從事環衛工作10多年來,王吉坤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擦亮了蒙陰縣城的臉面,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并屢獲殊榮:他被評為2006年臨沂市勞動模范,2008年山東省勞動模范,2010年蒙陰縣創建園林城市先進個人,2012年蒙陰縣生態文明村建設工作嘉獎。同時他還是蒙陰縣第七、第八屆政協委員,蒙陰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
自2002年調任蒙陰縣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王吉坤便走上了與垃圾、糞便打交道的工作崗位。世俗的眼光和議論常常讓他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在部隊曾多次立功從未服過輸的他無時無刻不提醒告誡自己:一定要把這份讓許多人瞧不起的工作實實在在得干出個樣子來。
-
雖然是副主任,但王吉坤依然沖鋒在第一線,負責全縣西南城區的街道保潔,以及近200個單位的環衛費征收。
-
縣城南環路路線長,中段有京滬高速蒙陰出入口、啤酒廠、水泥廠多處石料石子廠、多家車輛維修業戶,是縣城的形象道路,體現著城市的面貌。由于車流量大,加之施工車輛來回運送石子、渣土,導致路面泥沙多,清掃難度大。王吉坤以身作則,總是沖在最前邊,挑最臟、最苦、最累的活干,保障了景觀大道的清潔暢通。
-
劉洪路、三公路在縣城的老城區,分布著蒙陰一中、實驗一小等重點學校和長途汽車站、超市及眾多商業網點。這些地方都是人流最多的區域,往往前腳剛清掃過,后腳就有人扔上了垃圾。
-
說起那些“傷自尊”的事例,這位環衛工勞模也忍不住長吁短嘆,甚至仍心有余悸。2005年6月的一天,他在三公路檢查清掃作業質量時,臨街的小飯館順手把渣土及生活垃圾倒在了剛清掃干凈的街道上,他上前好言相勸,竟遭到老板和服務員的辱罵和毆打。
-
俗話說“不能因為聽見螻蛄叫,就不種莊稼了。”針對這種現象,王吉坤主動和各級營業戶聯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換位思考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努力以認真的態度、辛勤的勞動、潔凈的環境、默默無聞的工作,求得了經營業戶的理解和支持,垃圾處理費做到了足額收取。現在該路段周邊業戶對環衛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養成了環境衛生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的好習慣,自覺維護著城市的形象。
-
2006年,環衛處購回一臺吸糞車,大家都不愿意靠近這個“臭烘烘”的家伙,王吉坤主動請纓,擔任駕駛員和操作工,由于剛開始沒有經驗,經常濺得一身糞水,家人朋友都勸他安排個臨時工干就行了,何必這么自討苦吃。他說:“我多少還懂點車輛,探索些經驗再交給他們。大家都不愿意吃的苦,我不吃誰吃?”
-
2007年,蒙陰縣開始探索實行環衛事業政企分開、市場化運營,并于2008年開始試行。該做法當時成為臨沂市的一大亮點。經公開競標,王吉坤取得了環衛市場化運營權,注冊成立了蒙陰縣環衛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從此,他致力于培養出一支“愛崗奉獻,服務一流,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環衛保潔隊伍。他根據工作特點制定和完善了城市清掃保潔作業考核、垃圾清運管理考核細則,城市公共廁所運行維護作業指導以及督查巡查等規章管理制度,逐步實現了管理規范化、秩序化,把環衛管理制度落到了實處。在省級園林城市創建、省級生態現場會等重大活動中的環衛保障工作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表彰。
-
天道酬勤石花開,不須揚鞭自奮蹄。目前,該縣環衛工作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管理、監督和保障機制,建立健全了環衛三位一體的、相互制約的長效管理機制。市場化運營體制改革的運作和實踐為環衛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徹底改變了以往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政企分開,干管分離,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促進了環衛事業的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進程。然而,讓王吉坤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創新思維,不斷學習探討環衛管理新方法。”他表示要進一步完善“五凈五無”、“門前三包”全日保潔制度,加強機械化作業管理,使城市餐廚垃圾專人收集管理,從根本上杜絕地溝油生產的渠道,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最好達到隨產隨清,將駐城村居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形成戶集、村收、縣處理清運的大環衛格局。
-
與日月同輝,與風雪相伴,與馬路為家,與假日無緣,甘愿吃苦,無私奉獻,“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這就是以勞模王吉坤為代表的“城市美容師們”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山東英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