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希望山東的大學能夠放開走,在培養人的問題上,思想更解放,方法更得當。”面對教育界委員,姜大明語重心長地說,希望能切實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把潛力挖掘出來。
化解高校債務,輕裝上陣
“沒有老生常談,就一件事:加大投入。”談及今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發展問題,姜大明的講話開門見山,他說,在教育投入上,政府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是真正要拿出真金白銀做好的事情。
由于學校合并、建設新校區等原因,近年來,不少高校債臺高筑。資金缺乏之下,有的高校新校區尚沒有建圖書館。
“大學沒圖書館,怎么行啊!”姜大明拍了拍桌子,他回憶起自己上學的時候,雖然社會活動搞得比較多,但每天泡圖書館的時間也得幾個小時。
此次,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各類高校和職業學校的生均撥款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高校債務。”“中央也出臺了政策幫助高校化解債務,大家一定要抓住機遇,把債務化解掉,輕裝上陣。”姜大明說。
發展的關鍵是培養人才
“2012年,我省教育投入將占到財政支出的20%,這個要堅定不移地做到。”姜大明再次強調,教育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我們講,要科教興省、人才興省,很多經濟發達國家能夠崛起,一條重要原因是抓教育。
談及今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時,姜大明說,無論應用型大學、基礎型大學,首先是培養人,山東的發展關鍵是培養出各級各類人才。
“我希望山東的大學能夠放開走,在培養人的問題上,思想更解放,方法更得當。”面對教育界委員,姜大明語重心長地說,希望能切實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把潛力挖掘出來。
姜大明非常欣賞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他說,“現在的教育是拿模子刻人。”姜大明問,臧克家當年被山東大學錄取時才考了多少分? “零分。”一位委員補充。
姜大明接著說:“我們真正應培養的是創新型的人才,大師型的人才。”
高校科研與企業結合不夠
目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正在規劃建設。結合這一現實,姜大明提出了“高校科研如何與地域發展相協調”這一命題。
姜大明說:“我感覺山東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研究與企業結合不夠。研究的東西是好東西,但是轉化不成生產力。”“如何轉化成生產力,必須與企業結合。”
“改革開放、科學發展,今后,對人才的需求更大,”姜大明說,“現在事兒擺在這里,缺的就是人才,培養人才第一要從教育入手,可以采取引進的辦法,可以采取柔性的人才政策,但是我們自己培養不出來,光到外面去挖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