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與便民點、合作社、服務隊資源整合,優勢互補
章丘:支部“一加三”惠民富村強基礎
“以前賣花椒麻煩呀,要跑十幾里山路,背著編織袋到集上賣,F在村里辦了齊長城農產品合作社,賣花椒不用出村,1斤還能多賣1塊錢呢。”11月3日上午,在章丘市最南部的文祖鎮石子口村,51歲的王桂娥提起村黨支部指導開辦的合作社,豎起了大拇指。
村支書王化偉告訴筆者,“俺石子口以前就是個集體經濟空殼村,窮得連路都修不起,還欠了30萬元外債。多虧了支部‘一加三’,現在合作社一年就有50萬元收入,村干部們一合計,先給村里修了路,接著又給孩子們蓋了新幼兒園。”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建設,2012年初,濟南市在章丘選取一批集體經濟“空殼村”試行支部“一加三”,“一”就是在村黨支部領導下,“三”就是便民點、合作社和服務隊。其中,便民點主要是“供銷超市”,服務隊主要是生產服務隊!耙患尤本褪前艳r村黨支部的組織優勢、市場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和城鄉社會服務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以發展集體經濟為突破口,為農民致富增收提供優質服務。
當年,章丘市就有95個村實現集體經濟“脫空”目標,357個村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其中45個村躋身“百萬明星村”行列,有11個村因成效顯著分別被重獎10萬元。今年初,這一模式在章丘全市推廣,預計到年底有120個村完成“脫空”。
章丘市委書記江林告訴筆者,支部“一加三”,不僅使章丘市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和軟弱渙散等問題得到有效破解,還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實現了“支部有作為、集體增收益、群眾得實惠”。
石子口村就是被市委重獎的11個成效顯著的村之一。王化偉感到這一年多來最讓他舒心的變化是:“俺這些村干部跟鄉親們的關系更近了,現在鄉親們見到村干部就跟見到親人一樣。”
為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章丘市出臺了54條專項扶持政策,免除18類村級行政收費項目,減免14項村集體新建小微企業收費項目。市財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推動“空殼村”和薄弱村轉化升級。
中央黨!叭r”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臨認為,濟南市在章丘推出的支部“一加三”既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好路子,又是為農民服務的有效載體,更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重要抓手,是繼20年前農業產業化的典型經驗之后,山東在進一步深化農村黨建和農村改革方面的又一創新之舉。(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11-7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