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眾眼中,以“夫妻檔”的形式進軍商界的潘石屹、張欣堪稱模范夫妻。在家人與事業伙伴之間,他們找到了恰到好處的平衡點,用家庭和事業的雙贏,詮釋著中國新富階層理想的生活方式。
近日,SOHO中國CEO張欣與網友分享了自己經歷事業和生活“雙磨合”的心路歷程。張欣表示,共同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是做好“夫妻檔”最關鍵的一點,而基于權責清晰原則的合理分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以下為張欣觀點摘錄。
(我和潘石屹)有同樣的價值觀,有同樣的人生目標,這個是一個最關鍵的環節。(我們之間)稍微有一點的紀律性,比如說我7點鐘一定會離開辦公室,不會去(參加)任何的應酬,回家跟孩子們在一起,很溫馨。周末我也不參加任何活動,一年之中能參加一次就不錯了。
現在老潘(潘石屹)也基本上是這樣了,這才能在家庭和工作中有一個平衡。曾經一段時間,一到周末任志強就安排什么會,周末不是休息的時間嗎?那個時候得拽著他(潘石屹)回來。
人生就是會有順利、有挑戰,如果一挑戰就撤,那也就不成長了。在(面對)每一個挑戰的時候,解決了那么我們就是成長了,結婚也無外乎是這樣。
我英文講得好一點,所以我就面對國際媒體,他親和力強一點,所以他面對國內媒體,這也是自然形成的。
(我們的)管理風格非常不一樣。我可能依然是這個樣子(鐵腕),要求比較高,標準也比較高,不愿意放過每一個環節的控制點。想達到一個好的結果,過程也要好,所以跟我一起工作的人都知道我要求比較高。
我覺得要求高也許是因為我的性格,特別松松散散的人可能也不會跟我一起工作的,他也覺得不舒服,我也覺得不舒服。相反就是說,也是這種標準高、追求卓越的就容易志同道合走到一起來。
現在老潘基本上就是給新浪打工,寫微博,已經不怎么管理公司了。我每天早上都得提醒他今天還要做哪些哪些事情,別光顧著發微博。他和任志強現在基本上都是在給微博打工。
老潘在公司的角色是董事局主席,所以日常做的少一點,也是本來就這么安排的,大的決定還都要他參與的。比如說我們要不要買這個地、什么價格買,要不要開盤賣這個項目、什么價格開盤、什么時間做,政府這邊需要的一些關系還要他出面談一談。(或者跟他說)我們審批很慢,潘總你能不能去跟某某說加快速度,不行的話你就站在門口,他們就覺得不好意思啦。所以,我們經常借潘總的臉到什么什么局長、處長門口站一站。
除此之外,具體的管理他就做的比較少了,因為公司(結構)現在也非常豐滿,有各種各樣的委員會,各個層次的都有不同的人在管,也已經不需要說每天他怎么具體的管。再加上還有我嘛,我不是事無巨細的都管嘛,所以他當了董事局主席,我就當了CE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