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林,男,漢族,1965年7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中學教師、德育室主任。
李郁林說“妻債夫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妻子與他人合資開發宅基地失敗,欠下近20萬元債務。為了不連累一家人,妻子提出離婚。“妻債夫還,那也是天經地義。我不同意離婚。”李郁林回答得斬釘截鐵。那一年,他月工資400元。愛人失業了,父母年邁,孩子尚還幼小,岳父母那里經常需要接濟。李郁林和妻子關起門來,把所欠的債務理了一遍,拉出了張清單,然后帶著妻子到債主家中,一家家地說明情況。他跟債主表明一分不欠地還清債款的決心,了解債主資金急緩的情況,把所有債主按急緩重輕做了個排序。就這樣,李郁林就拿出微薄工資中的大部分,每月按計劃送到債主手中。為解決家庭生活困難,他在漁港碼頭給愛人找了份零工,幫漁貨商裝卸魚貨,補貼家用。
李郁林追求“以德立身”。他工作的白馬井中學有著4300多名學生,他是學校的中層領導,自然有不少教學輔導材料經銷商把他當作“攻關”對象。一次,一個思想道德教育輔導材料的商人在聊完學校德育的想法后,留下一袋芒果就走了。李郁林打開一看,袋里裝有1000元人民幣,他趕忙追了出去,把信封塞回客人的口袋里。客人說:“收下吧,拿著還債去。” 李郁林回答:“是欠債,但決不能收這樣的錢。”2010年,
李郁林的一個堂哥到學校里來找他談就近入學的事。這堂哥也是李郁林的債主之一,但出于親友情意,他家里遇上了幾次急事向外人借錢,也不向郁林討債。堂哥往李郁林懷里塞了個紅包:“他們知道你的難處,如果要請校長吃個飯什么的,不能讓你破費了,省下的你就留著。”李郁林把紅包退給了堂哥:“哥,你知道上級的規定,咱不能讓校長、班主任犯難吧?而且欠債咱也不能用這錢還,你說是嗎?”堂哥嘆了口氣,無奈地走了。
目前,李郁林已還債17萬多元,余下的都是至近親友的債務,親友們都讓他別還了,但他還在算著賬,計劃在2011年底把所有的債務還上。李郁林堅守誠信踐諾、言行一致的人生信條,以德立身、身體力行,對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發揮德育工作者優勢,教導學生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于學生、家長和社會。
李郁林獲得儋州市青年骨干教師、 儋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