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富饒的齊魯大地,歷來是英雄倍出的地方,在建設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這片多彩的土地上已孕育出許許多多造福于社會、造福于民的泥巴腿子好干部,市、區優秀共產黨員,淄博市人大代表,臨淄區雪宮街道辦事處單家社區居民委員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山東大順集團總經理李嘉才,就是其中的一位典范。 李嘉才同志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當選單家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至今,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黨的忠誠和一顆為人民服務赤誠的心,憑著毅力和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思維方式以及公而忘我的工作精神,帶領單家人和大順集團的全體員工,創造了若干個臨淄之最,創造了很多奇跡,對單家社區人民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對我區的文化、公益等事業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好社區黨建,發揮保壘作用
李嘉才同志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充實黨員干部的頭腦。他與黨支部一班人制定并執行社區黨組織的工作職責,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黨員責任制度、黨支部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度等等。為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及公務人員廉潔自律的規定”,并設立了居民監督舉報箱,使黨支部班子自身建設得到了加強。在黨員教育管理方面,他關心照顧退休老黨員,使他們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余熱。激勵鞭策新黨員,使他們在社區管理工作中得到鍛煉成長。同時,他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干,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他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征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于社區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社區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李嘉才始終認為,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社區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堅持把學習當作一件責任,十分注重自身學習,虛心向當地干部群眾學習。比較系統地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領導水平和組織工作能力。在工作學習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細致地進行思想解剖和自我反省,始終做到政治上清醒,立場上堅定,工作上勤懇,作風上務實,行為上自律,滿腔熱情為農民群眾服務和排憂解難。特別是對上極的各種文件,深學常思,并親自給群眾進行講座。他十分注重對全體黨員的學習培養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村黨支部始終把建設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作為一項根本的任務來抓,任務再重,工作再忙,從未動搖。特別是在開展的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帶頭學習黨的基礎知識和有關理論文章,帶頭為黨員上黨課,帶頭開展自我評議和自我剖析,帶頭查找班子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帶領一班人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謀劃全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群眾滿意率達到98%以上。同時開展了以“做合格的共產黨員,首先要做一個合格人”的活動;村黨支部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教育黨員干部講理想、講道理、講文明,開展了以宗旨教育為核心的“講傳統、比奉獻”活動,教育黨員干部要牢記宗旨,樂于奉獻。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體黨員為民服務意識,黨員干部的思想進一步提高。一位老黨員深有體會地說:通過學習教育,使我進一步理解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為本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走富民強村的小康之路
沒有追求,就沒有人生。然而人生的追求是那樣的迥異,有的人苦苦追求名利、金錢,他或許得到了這樣的追求,卻失去了本身的光華;有的人孜孜不倦,堅韌執著地追求人生的閃光點,默默無普降喜雨地奉獻,他似乎什么也沒有得到,卻在人們面前留下了一行行一串串流光溢彩的人生足跡。顯然,李嘉才屬于后者。這在單家社區老少爺們的心里還是記憶猶新——那是90年代中期,當時作為“城中村”的單家村,為了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號召,一切服務于國有特大型企業“齊魯石化公司”的建設所需,祖祖輩輩居住了上千年的舊村需拆遷,新村需要規劃、建設,既要做好父老鄉親的思想動員工作,又要如期為齊魯公司的建設讓路。用老百姓的話說“那段時間嘉才算是為俺操碎了心!”炎夏,汗水從他的額頭上串成珠兒往下淌,他肩上搭著的毛巾不時地就得擰一把,他穿的布底鞋里都往外濺著泥漿。接連過度緊張的工作和勞累,使他的身體日漸垮了下來,曾幾次暈倒在拆遷現場和施工工地上。上級領導和鄉親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不止多少次地勸他注意身體,注意療養,他卻說:“我一個結實的身板,沒那么嬌氣,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我能離得開嗎?”精神雖可貴,現實不饒人。由于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李嘉才于1996年12月再次暈倒在拆遷現場后,就被鄉親們送進了醫院。當他再次醒來,睜開眼睛時,看到的是鄉親們一張張臉色凝重的面孔,有的眼圈紅了,有的悄悄地在抹淚,此時此刻他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一直守護在病床前的幾名醫務工作者也不禁為之動容,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動情處! 盡管李嘉才醒過神來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搬遷問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返回施工現場,但是,經過專家們的會診,這次他必須住院或轉醫院接受治療。事情往往就是拆騰人,病倒的李嘉才無奈地被轉送到了上海肝膽外科研究所。在這里他一次接受了連續12個小時的外科手術:胃切除4/5,肝切除2/5,胰腺切除4/5,十二指腸切除100%,并更換了膽總管,可謂遍體鱗傷。據陪護他的人員后來說:“俺人人當時都為李書記的生命捏著一把汗!比欢,老天也有眼,硬是從死神手里為單家村民奪回了這位好書記的生命,難怪李嘉才常說:“是父老鄉親又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為父老鄉親鞠躬盡瘁,奮斗終生!”在他的努力下,一個每戶村民平均一所高標準住宅的新村生活區建成了,全體村民歡天喜地搬進了自己的新居。單家新村的建成,開創了臨淄區舊村整體搬遷、戶均一處標準住宅生活區的先河,并多次被評為文明社區、模范社區。為了報答眾鄉親,為了奉獻社會,他有一種精神更可貴:要拿就拿天下第一;他有一種心態價更高:要做就做世界最強!如今,他的這種精神和心態正在一一變為現實。 “用成就奉獻社會”,這是李嘉才的第二夙愿。作為單家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為了加快集體經濟的發展,在村辦經濟的基礎上進行了資產整合,他帶領所在社區從興辦小型企業入手,滾雪球式的發展,現已成為擁有工業、建筑、商業、藥業、房產、餐飲、租賃等17家企業的山東大順集團。如今的單家社區住戶均有一處高標準住宅、一幢海濱別墅;人人享有人壽保險,實現了按年齡領取退休養老金制度,凡年滿50歲的單家居民,每月10日按時領取500元以上的退休養老金;擁有國際化標準體育場館;擁有四星級豪華涉外酒店;包機境外旅游也不再是居民們的新鮮事。在辦好“自身”事業的同時,李嘉才首選想到的是造福社會,造福天下百姓。當地有一家擁有400多名員工的酒店瀕臨破產,員工們的生計問題、社會安定問題,引起了李嘉才的關注。他在對此存在的癥結做了調查分析后,主動籌資5380萬元,一舉收購了這家酒店,盤活巨額資產,成功地解決了400多名員工生存生活的后顧之憂,為政府減輕了安置負擔,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繼而李嘉才對酒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新開辟了與泰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數十家境外旅行社的合作關系,使酒店很快邁出低谷,轉虧為盈,成為旅游界的一面旗幟。 滿足群眾需求,創造和諧幸福的小康生活
面對村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娛樂等多種需求,李嘉才同志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忘讓全村百姓過上更高層次的幸福生活。為了讓全體居民在海邊也有一個家,實現海濱度假的愿望,2003年,他又帶領單家領導班子,去威海榮成旅游度假區建起了占地1000多畝、規模宏大的大順莊園,單家居民戶均一幢250平米的二層海濱別墅,一期工程600余套全部建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了個好頭。1999年5月,單家社區成為第一個包機境外旅游(香港澳門等)的社區。 “敢于把別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變為現實”,這是李嘉才“超!钡耐怀鐾宫F。他第一個夢幻般的夙愿——讓齊國故都“臨淄”這塊寶地,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第二個“香港”,吸引國內外客人來此共謀發展。就在他朝思暮想精心策劃下,一個總投資2、5億元,集體育、文化、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現代化燈光、消防、應急等設施齊全,且姜太公、齊桓公、晏嬰、孫臏、孫武等歷史名人大型雕塑君相映襯,與世界足球起源于臨淄確認相伴的“齊都文化體育城”應運而生。實現了齊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最有機融合,當之無愧地成為齊文化開發和世界足球史的一個里程碑! 齊都文化體育城的問世,再一次有力地見證了李嘉才“敢于把別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變為現實”的事實——他用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譜寫了世界建筑史上一個頂尖的神話。2004年9月16日,她(齊都文化體育城)作為第一屆國際齊文化旅游節的主會場,閃靚揭開面紗,迎接著國內外賓朋的到來。當晚,《同一首歌》在這里唱響,國際明星大腕歡聚一堂,謳歌齊都感恩嘉才。讓臨淄,不!讓淄博乃至全省人民領略了當今明星風彩的同時,也讓國內外賓朋了解了臨淄。也讓“臨淄”弘揚全國,走向世界。爾后,劉德華2005中國巡回演唱會、《中華情?放歌臨淄》、《歡樂中國行——走進臨淄》等大型演唱會和賽事,相繼在這里成功舉辦,為臨淄人民帶來豐盛的文化大餐,當地人民縱情欣賞名人、名角演出的同時,更加欽佩民族文化的播火人李嘉才。
熱心公益事業,致富不忘回報家鄉和社會
2002年,李嘉才被消防官兵忘我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精神所打動,一個“為消防官兵打造生活新環境”的念頭涌上心頭。于是,他征得集團班子的同意后,投資400多萬元為駐臨淄消防大隊官兵建起了省內一流的消防大樓,徹底改變了消防官兵的工作、生活條件。李嘉才始終把回報社會作為集團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個人理想的價值觀。他把資助弱勢群體等社會公益事業視為己任,對于各級各部門倡導的公益捐款活動更是一馬當先,無論是教育、抗洪救災、修路架橋還是見義勇為基金,他總是積極參與,及時伸出溫暖之手。僅在臨淄區舉辦的歷屆國際齊文化旅游節中,大順集團就先后捐款750萬元;在“愛心一日捐”等公益捐助活動中,三年就捐獻善款70多萬元。用嘉才自己的話說:“只有最大限度的回報社會、回報家鄉,才能體現創業的真正價值!
創建整潔優美的新社區
加大小區的綠化美化,由專職專業人員對小區綠化進行日常監督檢查、科學養護和管理,及時進行修剪、噴藥、施肥、澆水等,綠化帶內設置愛綠、護綠、珍愛花草樹木廣告牌200余塊。社區專門設置供居民休閑所用的綠化步行長廊、配置石凳、石桌等。在園林布局上,以大面積草坪為主,以喬灌木、常青植被、地被植物、名特優花卉等多品種,多層次的組群式配置,使植物景觀進一步豐富,整個小區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目前,小區綠地總面積為30000平方米,綠化率達51%,人均占有綠地18.18平方米。強化對各類污染源的控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在建設上對住戶分戶墻實行隔音技術設計建設,達到了國家規定的隔音要求。對小區內道路系統實行人車分流,道路設置減速板,大門入口處設立安全崗,保證了小區的安全、安靜。加大了對公共場所的保潔力度配備專業環境保潔隊伍,對小區整體環境及公共區域按程序和標準進行清掃保潔,實行移動和垃圾車定時、定點清運,保持了小區的潔凈衛生。
加強道德法制建設,確保社區穩定
幾年來,以書記為首的兩委班子,以法執政,以居民的利益為標準的前提下,關心群眾的疾苦,關心群眾的生活,加強居發的法治教育,團結全體黨員和廣大居民,求發展,求穩定,利用各種宣傳工具把黨的方鎮政策、法規宣傳到家,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增強了廣大居民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人人做文明市民已成為風氣,定期走訪困難戶,把那些生活上的困難,當做支部工作的大事來抓,定期走訪,逢年過節,帶著生活必須品進行登門走訪,他們感激得說好兒好女不如一個好班子,好兒好女不如一個好書記,對那些犯了錯誤的人不岐視,對那些釋放勞教人員進行重點教育,從生活上關心,政治上愛護。幾年來沒有打架斗毆,刑事案件的發生,人人講團結,個個顧大局,人人為社區爭光。生活區內有嚴密的管理制度,劃片管理,分工到戶,有章辦事,有人管事,幾年來得到上級各級黨組織和區政府的好評,個人先后被評為市區先進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生活區一片講正氣、講政治、尊老愛幼良好的政治局面。 單家新村的發展,社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全區各項事業的關心和參與,一個個奇跡的創造,傾注了李嘉才同志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浸透著他無窮的智慧和愛心。他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單家人民帶來了福祉,為家鄉人民貢獻了力量,單家人無不熱愛和擁戴自己的當家人、大家的好書記。本著居民利益就是最高追求,群眾利益無小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得到廣大群眾的高度好評。在連續多屆居委會“兩委”換屆選舉中,他都全票當選為單家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并被推選為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 他領導的單家社區,多次受到省、市、區三級政府的表彰獎勵,獲得多項榮譽稱號。1999年榮獲山東省模范社區,2000年省、市先進黨支部,2001—2006年市、區兩級先進社區,2007年6月被省政府表彰為和諧社區,2004-2007年在齊文化旅游節表彰為特殊貢獻先進單位,個人在1999年榮獲淄博市優秀共產黨員、模范村居主任榮譽稱號,2000-2006年臨淄區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臨淄齊文化旅游節榮獲個人三等功。
|